行屍走肉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ㄥˊ ㄕ ㄗㄡˇ ㄖㄡˋ
拼音 xíng shī zǒu ròu
基本釋義
⒈ 行屍:會走動的屍體。走肉:會走動而沒有靈魂的肉體。活死人。比喻庸碌無能,無所作為的人。
例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晉·王嘉《拾遺記》
英a walking corpse——one who vegetates;
相似詞
相反詞
行屍走肉「ㄒ一ㄥˊ ㄕ ㄗㄡˇ ㄖㄡˋ」
⒈ 會走動卻沒有魂魄的軀體。比喻一個人徒具形骸,缺乏生氣,庸碌無為。晉·王嘉也作「行屍走骨」、「行屍視肉」、「走骨行屍」、「走肉行屍」。
引《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譾劣無能,謂之行屍走肉。」
近酒囊飯袋
引證解釋
⒈ 見“行屍走肉”。
⒉ 比喻徒具形骸,庸碌無為,毫無生氣的人。
引晉 王嘉 《拾遺記·後漢》:“﹝ 任末 ﹞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清 王夫之 《讀通鑑論·漢成帝六》:“張禹 之初,與 王根 異也,猶有生人之氣也;慮及子孫而行屍走肉,遂禍人之宗社,冒萬世之羞。”
李六如 《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七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難道你我就沒有責任嗎?都象你這樣,那 中國 四萬萬人,就等於四萬萬行屍走肉啦。”
⒊ 比喻精神貧乏,徒有形體的反動分子。
引峻青 《不盡巨濤滾滾來》:“任何貌似強大的侵略者,都只不過是一群徒有其表的行屍走肉而已。”
郭澄清 《大刀記》第五章:“那個出賣靈魂者,只能做為一個行屍走肉繼續存在於世而已!”
亦作“行屍走骨”、“行屍走肉”。 《雲笈七籤》卷六十:“雖位極人臣,皆行屍走骨矣。”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劉文恪》:“此等行屍走肉,亦復想啗我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