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的意思

注音 ㄌㄠˇ ㄕㄨˇ

拼音 lǎo shǔ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屬於鼠科(Muridae)以及其他有關屬的數目眾多的齧齒動物之任何一種——亦稱“耗子”

rat;

⒉  小家鼠,尖嘴,較小的耳,細而無毛(或稀疏毛)的尾。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mouse;


英文 rat, mouse, CL:隻|只[zhi1]

德語 Maus, Ratte (S)​

法語 rat, souris

國語辭典簡編本

老鼠「ㄌㄠˇ ㄕㄨˇ」

→鼠

國語辭典修訂本

老鼠「ㄌㄠˇ ㄕㄨˇ」

⒈  鼠的通稱。一般指家鼠而言。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一·獸部·鼠》:「此即人家常鼠也,……其壽最長,故俗稱老鼠。」

⒉  比喻狡猾險詐的小人。

《南史·卷四一·齊宗室傳·南豐伯赤斧傳》:「我今日形容,正是汝老鼠所為,何忽復勸我酒!」

引證解釋

⒈  鼠的通稱。多指家鼠。

《太平廣記》卷四四二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董仲舒》:“卿非狐狸,即是老鼠。”
唐 寒山 《詩》之二六八:“老鼠入飯甕,雖飽難出頭。”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一回:“只説家中老鼠多,損傷了書籍字畫,把一切書畫都歸了箱,送到會館裡存放。”

⒉  詈詞。猶鼠輩。

《南史·蕭穎達傳》:“穎達 大駡 約 曰:‘我今日形容,正是汝老鼠所為,何忽復勸我酒?’”

⒊  蝙蝠的別稱。

《方言》第八:“蝙蝠,自 關 而東謂之服翼,或謂之飛鼠,或謂之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