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覺的意思
注音 ㄩㄢˊ ㄐㄩㄝˊ
拼音 yuán jué
基本釋義
⒈ 佛教語。梵語Pratyeka-buddha。舊譯為辟支佛,意譯為緣覺,也作獨覺。一般謂出於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於無佛世,觀外緣而無師自悟者為獨覺。
緣覺「ㄩㄢˊ ㄐㄩㄝˊ」
⒈ 一種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不從佛陀或其他人那裡聽聞佛法,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聖諦、證涅槃。另外他也不對他人宣說自己證悟的真理,所以不能成為人天導師。緣覺是梵語辟支佛的意譯,唐僧慧苑認為,辟支佛意譯作緣覺是錯誤的,應譯作獨覺才正確。
引《中觀論疏·卷一末》:「問:『小乘有聲聞、緣覺二人……緣覺不稟教,聲聞稟教。』」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梵語Pratyeka-buddha。舊譯為辟支佛,意譯為緣覺,也作獨覺。一般謂出於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於無佛世,觀外緣而無師自悟者為獨覺。
引唐 湛然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九之三:“出值佛世,聞因緣法,名為緣覺。出無佛世,自然得悟,名為獨覺。”
唐 呂岩 《敲爻歌》:“聲聞緣覺冰消散,外道修羅縮項驚。”
唐 希運 《傳心法要》卷四:“觀因緣而悟者,謂之緣覺。”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五講:“依佛家無常說,應該講遷,現在反講不遷,正是針對聲聞緣覺執著無常不懂得真正的意義者而言。”
▸ 緣覺乘
▸ 神緣
▸ 如夢初覺
▸ 人緣兒
▸ 縓緣
▸ 人緣
▸ 親緣
▸ 前緣
▸ 前覺
▸ 千里姻緣
▸ 情緣
▸ 奇緣
▸ 七覺
▸ 起緣
▸ 祇樹有緣
▸ 頗緣
▸ 七覺分
▸ 區中緣
▸ 攀緣
▸ 僕緣
▸ 平衡覺
▸ 盤緣
▸ 秦晉之緣
▸ 撲緣
▸ 旁緣
▸ 鯰緣竹
▸ 奈緣
▸ 泥融覺
▸ 命薄緣慳
▸ 命緣義輕
▸ 募緣疏
▸ 募緣
▸ 妙覺
▸ 夢覺
▸ 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