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然的意思

注音 ㄙㄠ ㄖㄢˊ

拼音 sāo rán

基本釋義

⒈  騷動的樣子。

英法聯軍自海入侵,京洛騷然。——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天下騷然。

turbulent;

國語辭典修訂本

騷然「ㄙㄠ ㄖㄢˊ」

⒈  動亂不安的樣子。

《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南夷相攘,使邊騷然不安。」

引證解釋

⒈  擾亂貌;動盪不安貌。

《漢書·嚴助傳》:“夫以眇眇之身,託於王侯之上,內有飢寒之民, 南夷 相攘,使邊騷然不安,朕甚懼焉。”
唐 李華 《詠史》之四:“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騷然。”
宋 蘇舜欽 《太子太保韓公行狀》:“諸邑日有剽劫,民情騷然。”
魯迅 《偽自由書·從幽默到正經》:“不幸 東省 淪陷,舉國騷然。”

⒉  紛雜貌。

漢 劉向 《說苑·君道》:“開其道路,察而用之;尊其位,重其祿,顯其名。則天下之士,騷然舉足而至矣。”

⒊  風動貌。

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詞之十序:“時餘為郡,一日屏騎從過之,松風騷然, 順 指落花求韻,餘為賦此。”

⒋  悽清貌。

宋 林逋 《壽陽城南寫望懷歷陽》詩:“吟罷騷然略迴首, 歷陽 詩社久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