綈衣的意思
注音 ㄊ一ˊ 一
拼音 tí yī
基本釋義
⒈ 厚繒製成之衣。《史記·孝文字紀》:“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幃帳不得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克己備於禮容,威風總於戎政;加以卑宮菲食,皁帳綈衣,百姓為心,四海為念。”一說皁衣。
引證解釋
⒈ 厚繒製成之衣。
引《史記·孝文字紀》:“上常衣綈衣,所幸 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幃帳不得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克己備於禮容,威風總於戎政;加以卑宮菲食,皁帳綈衣,百姓為心,四海為念。”
一說皁衣。 《文選·揚雄<長楊賦>》:“綈衣不弊,革鞜不穿。”
呂延濟 注:“綈衣,皁衣。”
▸ 氄衣
▸ 容衣
▸ 如不勝衣
▸ 忍衣
▸ 襦衣
▸ 全衣
▸ 缺衣少食
▸ 取夏衣
▸ 缺食無衣
▸ 善衣
▸ 絨衣
▸ 缺衣無食
▸ 宂衣
▸ 鶖子衣
▸ 若不勝衣
▸ 鵲衣
▸ 球衣
▸ 染衣
▸ 秋衣
▸ 囚衣
▸ 儒衣
▸ 青衣小帽
▸ 袪衣受業
▸ 戎衣
▸ 青衣讖
▸ 祛衣受業
▸ 青衣
▸ 祛衣請業
▸ 青衣烏帽
▸ 青衣魚
▸ 青衣人
▸ 青衣行酒
▸ 青衣夢
▸ 青衣神
▸ 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