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衣的意思
注音 ㄖㄨˊ 一
拼音 rú yī
基本釋義
⒈ 猶儒服。
⒉ 指穿儒服。
⒊ 借指儒生。
引證解釋
⒈ 猶儒服。
引《後漢書·儒林傳論》:“其服儒衣,稱先王,遊庠序,聚橫塾者,蓋布之於邦域矣。”
唐 杜甫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詩:“儒衣山鳥怪, 漢 節野童看。”
⒉ 指穿儒服。
引清 王韜 《淞濱瑣話·盧雙月》:“兒明作丈夫裝,出與當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晉接。”
⒊ 借指儒生。
引唐 皇甫曾 《送裴秀才貢舉》詩:“儒衣羞此別,去抵 漢 公卿。”
▸ 氄衣
▸ 容衣
▸ 如不勝衣
▸ 忍衣
▸ 襦衣
▸ 全衣
▸ 缺衣少食
▸ 取夏衣
▸ 缺食無衣
▸ 善衣
▸ 絨衣
▸ 缺衣無食
▸ 宂衣
▸ 犬儒
▸ 鶖子衣
▸ 若不勝衣
▸ 鵲衣
▸ 儒囿
▸ 曲儒
▸ 球衣
▸ 染衣
▸ 儒雅
▸ 儒素
▸ 儒庠
▸ 儒域
▸ 儒行
▸ 儒相
▸ 儒修
▸ 三儒
▸ 秋衣
▸ 儒酸
▸ 儒業
▸ 儒裝
▸ 囚衣
▸ 儒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