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衣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ㄢˋ 一

拼音 jiàn yī

基本釋義

⒈  古代射士所穿的一種緊袖服裝。袖端上半長可覆手,下半特短,便於射箭。

國語辭典修訂本

箭衣「ㄐ一ㄢˋ 一」

⒈  古代射手所穿的窄袖衣服。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又有同伴的一個人,五尺以上身材,六十外歲年紀,花白鬍須,頭戴一頂氈笠子,身穿箭衣,腰插彈弓一張,腳下黃牛皮靴。」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射士所穿的一種緊袖服裝。袖端上半長可覆手,下半特短,使於射箭。

明 葉紹袁 《痛史·啟禎記聞錄》:“撫按有司申飭,衣帽有不能備營帽箭衣者,許令黑帽綴以紅纓,常服改為箭袖。”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內中走出一個人來,頭帶一頂武士巾,身穿一件青絹箭衣。”
清 洪昇 《長生殿·賄權》:“浄扮 安祿山 箭衣氊帽上。”
《中國歌謠資料·滬諺外編·山歌》:“前 清 時代,箭衣裝起皮髚袖,蒙茸細毛都溼透,淋漓盡致,無伸無縮,出門口,自家不規矩,惡作劇一場,只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