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跖的意思

注音 ㄉㄠˋ ㄓˊ

拼音 dào zhí

基本釋義

⒈  相傳為古時民眾起義的領袖。名跖,一作跖,“盜”是當時統治者對他的貶稱。

⒉  盜賊或盜魁的代稱。

國語辭典修訂本

盜跖「ㄉㄠˋ ㄓˊ」

⒈  相傳為古代的大盜,生性暴虐,橫行天下。後用以形容殘暴的人。也作「盜蹠」。

《荀子·勸學》:「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
《紅樓夢·第七九回》:「未免嬌養太過,竟釀成個盜跖的性氣,愛自己尊若菩薩,待他人穢如糞土。」

引證解釋

⒈  相傳為古時民眾起義的領袖。名 跖,一作 蹠,“盜”是當時統治者對他的貶稱。

《莊子·盜跖》:“盜跖 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
《荀子·不苟》:“盜跖 吟口,名聲若日月,與 舜 禹 俱傳而不息。”
唐 杜甫 《醉時歌》:“儒術於我何有哉, 孔丘、盜跖 俱塵埃。”
清 陳維崧 《範龍仙齋頭喜遇婁東許九日賦贈》詞:“浮世幾場開口笑, 盜跖 也知如是。”
毛澤東 《賀新郎·讀史》詞:“盜跖 莊蹻 流譽後,更 陳王 奮起揮黃鉞。”

⒉  盜賊或盜魁的代稱。

《漢書·遊俠傳·郭解》:“至若北道 姚氏,西道諸 杜,南道 仇景,東道 佗羽公子,南陽 趙調 之徒, 盜跖 而居民間者耳,曷足道哉!”
漢 荀悅 《申鑑·時事》:“盜跖 不能盜田尺寸,寸不可盜,況尺乎?”
《舊唐書·哀帝紀論》:“及 扶風 西幸, 洛邑 東遷,如寄珠於 盜跖 之門,蓄水於 尾閭 之上,往而不返,夫何言哉!”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這銀子是我們 江 南這幾個人的,並非 盜跖 之物,先生如何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