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紵的意思
注音 ㄅㄞˊ ㄓㄨˋ
拼音 bái zhù
基本釋義
⒈ 亦作“白苧”。
⒉ 白色的苧麻。
⒊ 指白紵所織的夏布。
⒋ 白衣。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時所穿衣服。
⒌ 樂府吳舞曲名。
白紵「ㄅㄞˊ ㄓㄨˋ」
⒈ 細緻而潔白的夏布。
引唐·張藉〈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鮮,將作春衣稱少年。」
⒉ 白紵歌的簡稱。參見「白紵歌」條。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白薴”。
⒉ 白色的薴麻。
引宋 袁文 《甕牖閒評》卷四:“晁無咎 詩云:‘上山割白紵,山高葉摵摵,持歸當戶績,為君為絺綌。’”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薴麻》:“白薴葉面青,其背皆白。”
⒊ 指白紵所織的夏布。
引唐 張籍 《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鮮,將作春衣稱少年。”
宋 范成大 《晚春》詩之一:“輕颸宜白紵,時節近清微。”
元 郭翼 《陽春曲》:“宮中裁白薴,猶怯剪刀寒。”
清 龔自珍 《鶯啼序》詞:“凌波襪懶,繡線裙鬆,換 吳 棉白薴。”
劉成禺 《洪憲紀事詩》之一七八:“白紵輕衫紫玉歌,府中狎客妙年多。”
⒋ 白衣。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時所穿衣服。
引宋 王禹偁 《寄碭山主簿朱九齡》詩:“利市襴衫拋白紵,風流名紙寫紅牋。”
宋 陸游 《貧病》詩:“行年七十尚攜鋤,貧悴還如白紵初。”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葉生》:“且士得一知己,可無憾,何必拋卻白紵,乃謂之利市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僧術》:“謂君騰達已久,今尚白紵耶?”
⒌ 樂府 吳 舞曲名。
引南朝 宋 鮑照 《白紵歌》之五:“古稱《淥水》今《白紵》,催弦急管為君舞。”
《新唐書·禮樂志下》:“清樂三十二曲中有《白紵》, 吳 舞也。”
宋 張先 《天仙子·公擇將行》詞:“瑤席主,杯休數,清夜為君歌《白薴》。”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黃帽雨中游,《白薴》閒時聽。”
吳梅 《檢點》詩之一:“《白紵》三千才譜曲,碧城十二未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