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紵舞的意思

注音 ㄅㄞˊ ㄓㄨˋ ㄨˇ

拼音 bái zhù wǔ

基本釋義

⒈  盛行於晉、南朝各代的江南民間舞蹈。有獨舞和群舞兩種。舞者穿輕紗般的白色長袖舞衣,故稱。

引證解釋

⒈  盛行於 晉、南朝 各代的 江 南民間舞蹈。有獨舞和群舞兩種。舞者穿輕紗般的白色長袖舞衣,故稱。

《晉書·樂志下》:“《白紵舞》,案舞詞有巾袍之言,紵本 吳 地所出,宜是 吳 舞也。”
南朝 宋 鮑照 《奉始興王白紵舞曲啟》:“被教作白紵舞歌辭,謹竭庸陋,裁為四曲,附啟上呈。”
唐 王建 《白紵歌》之二:“城頭烏棲休擊歌,青蛾彈瑟《白紵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