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ㄚˇ 一ˇ

拼音 jiǎ yǐ

基本釋義

⒈  指春季。

⒉  次第;等級。

⒊  評定優劣。

⒋  比並;相屬。

⒌  猶言數一數二。

⒍  引申為稱譽,讚揚。

⒎  謂一一列舉。

⒏  甲科、乙科的並稱。

⒐  甲帳、乙帳的並稱。

⒑  指初更、二更。

⒒  代詞。猶某某。


英文 first two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十天干[shi2 tian1 gan1]

國語辭典修訂本

甲乙「ㄐ一ㄚˇ 一ˇ」

⒈  次第、等級。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恰好這回遇了官課,照例當堂繳卷之後,匯送到衙門裡,憑官評定甲乙的。」

⒉  評定優劣。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三》:「各呈詩請政,公欣然為甲乙之。」

⒊  甲帳、乙帳的省稱。

《文選·張衡·西京賦》:「大駕幸乎平樂,張甲乙而襲翠被。」

引證解釋

⒈  指春季。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
孔穎達 疏:“其當孟春、仲春、季春之時,日之生養之功,謂為甲乙。”
《管子·四時》:“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發五政。”
尹知章 注:“甲乙統春之三時也。”
《史記·天官書》:“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曰東方木,主春,日甲乙。”
唐 武則天 《唐明堂樂章·角音》:“扇條風,乘甲乙。”

⒉  次第;等級。

《關尹子·四符》:“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臥者,有死病者,有死藥者,等死,無甲乙之殊。”
《後漢書·馬融傳》:“校隊案部,前後有屯,甲乙相伍,戊己為堅。”
李賢 注:“甲乙謂相次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恰好這回遇了官課,照例當堂繳卷之後,匯送到衙門裡,憑官用評定甲乙的。”

⒊  評定優劣。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八:“或言高下定於考試官,編排第受成而甲乙之,無預與奪。”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專愚》:“公讀書未識字,每附會知文,見制義,輒胡亂甲乙之。”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三:“﹝ 浣青 等五人﹞各呈詩請政,公欣然為甲乙之。”

⒋  比並;相屬。

宋 陸游 《跋<中興間氣集>》:“議論凡鄙,與近世《宋百家詩》中小序可相甲乙。”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一:“帝乙 歸妹者,言人君之德與帝者相甲乙,故能正人倫也。”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筆墨研冠天下》:“韓偉升 所製,久藏膠力皆不乏精采,與新製敵,可與 李氏 父子甲乙者。”

⒌  猶言數一數二。

唐 韓愈 《苗氏墓誌銘》:“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盧府君,諱 貽,有文章德行,其族世所謂甲乙者。”

⒍  引申為稱譽,讚揚。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誌銘》:“君見弟益自力,鄉論多甲乙。”

⒎  謂一一列舉。

《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嶷傳》:“事事甚多,不復甲乙。”

⒏  甲科、乙科的並稱。

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詩序:“今茲春連茹甲乙,淑問休闡,為時之冠。”
清 方苞 《祭張母吳夫人文》:“嗚呼!世俗之人,願望子舉甲乙,歷科第,而死不恨者眾矣。”
清 魏源 《<明代食兵二政錄>敘》:“無論甲乙一第,未有終身不沾一祿者。”

⒐  甲帳、乙帳的並稱。詳“甲乙帳”。

漢 張衡 《西京賦》:“大駕幸乎 平樂,張甲乙而襲翠被。”
唐 長孫佐輔 《古宮怨》詩:“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帳。”

⒑  指初更、二更。

明 唐寅 《唐長民壙志》:“讀書夜必踰甲乙,其興亦未嘗至漏盡也。”

⒒  代詞。猶某某。

《宋書·禮志二》:“某曹關太常甲乙啟辭。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