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甲曳兵的意思

注音 ㄑ一ˋ ㄐ一ㄚˇ 一ㄝˋ ㄅ一ㄥ

拼音 qì jiǎ yè bīng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扔掉盔甲,拖著兵器,形容大敗而逃的狼狽相。

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孟子·梁惠王上》

throw away their armor(英armour)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

相似詞

丟盔棄甲 抱頭鼠竄 垂頭喪氣 潰不成軍 一敗如水 垂頭上氣

相反詞

耀武揚威 大獲全勝 馬到成功 克敵制勝 所向披靡

國語辭典修訂本

棄甲曳兵「ㄑ一ˋ ㄐ一ㄚˇ 一ㄝˋ ㄅ一ㄥ」

⒈  拋棄鎧甲,拖著兵器。形容戰敗逃走的狼狽狀。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東周列國志·第六回》:「被公子翬奮勇當先,只一陣,殺得宋兵棄甲曳兵,逃命不迭。」

耀武揚威

引證解釋

⒈  丟掉鎧甲,拖著兵器。形容戰敗逃跑的狼狽相。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摺》:“而乃棄甲曳兵,望風奔潰, 廣平 一帶,州縣紛然瓦解。”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六章第一節:“敵棄甲曳兵,退至二道橋。”

⒉  泛指失敗。比喻論爭失敗後的狼狽狀態。

梁啟超 《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於是乎所謂國民總意説,不得不棄甲曳兵,設遯詞焉,而變為國民多數説。”
吳玉章 《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十:“在《民報》堅決有力的進攻下,《新民叢報》終於棄甲曳兵、完全失敗,最後不得不宣告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