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誠意的意思
注音 ㄓㄥˋ ㄒ一ㄣ ㄔㄥˊ 一ˋ
拼音 zhèng xīn chéng yì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儒家提倡的一種內心道德修養。謂使心術正,意念誠。語出《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正心誠意「ㄓㄥˋ ㄒ一ㄣ ㄔㄥˊ 一ˋ」
⒈ 語本指端正心術,真誠己意,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種內在修養方式。
引《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宋·夏元鼎〈滿庭芳·久視長生〉詞:「久視長生,登仙大道,思量無甚神通。正心誠意,儒釋道俱同。」
《元史·卷一八七·烏古孫良楨傳》:「則進正心誠意之說、親君子遠小人之道,皇太子嘉納焉。」
引證解釋
⒈ 儒家提倡的一種內心道德修養。謂使心術正,意念誠。
引語出《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宋 陳亮 《勉強行道大有功》:“説者以為 武帝 好大喜功而不知彊勉學問,正心誠意以從事乎形器之表,溥博淵泉,而後出之。”
《明史·吳伯宗傳》:“除國子助教,命進講東宮,首陳正心誠意之説。”
茅盾 《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每逢想到這,太太便趕快正心誠意起來。”
▸ 誠心誠意
▸ 真心誠意
▸ 誠意正心
▸ 誠心實意
▸ 誠心敬意
▸ 全心全意
▸ 耐心耐意
▸ 快心遂意
▸ 快心滿意
▸ 可心如意
▸ 開心寫意
▸ 竭心盡意
▸ 灰心喪意
▸ 回心轉意
▸ 合心合意
▸ 好心好意
▸ 二心三意
▸ 二心兩意
▸ 丟心落意
▸ 低心下意
▸ 粗心大意
▸ 誠意
▸ 逞心如意
▸ 穪心滿意
▸ 稱心快意
▸ 稱心滿意
▸ 稱心如意
▸ 趁心像意
▸ 趁心如意
▸ 半心半意
▸ 三心二意
▸ 三心兩意
▸ 實心實意
▸ 輸心服意
▸ 雙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