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耳垂肩的意思
注音 ㄌ一ㄤˇ ㄦˇ ㄔㄨㄟˊ ㄐ一ㄢ
拼音 liǎng ěr chuí jiān
基本釋義
⒈ 耳大至肩。《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先主﹞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後因以兩耳垂肩為富貴之相。
引證解釋
⒈ 耳大至肩。按,此說源於佛經,為八十種好之一。參閱 季羨林 《三國兩晉南北朝正史與印度傳說》。
引《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先主 ﹞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
後因以兩耳垂肩為富貴之相。 《三國演義》第一回:“﹝ 劉備 ﹞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
魯迅 《偽自由書·文字上的折扣》:“譬如說罷,稱讚貴相是‘兩耳垂肩’,這時我們便至少將他打一個對摺:覺得比通常也許大一點,可是決不相信他的耳朵像豬玀一樣。”
▸ 兩耳塞豆
▸ 耳垂
▸ 兩豆塞耳
▸ 兩肩擔一口
▸ 兩肩荷口
▸ 垂耳
▸ 垂首帖耳
▸ 垂耳下首
▸ 垂頭塞耳
▸ 一肩兩鋤
▸ 三般兩樣
▸ 三垂線定理
▸ 三好兩歉
▸ 塞耳
▸ 三街兩市
▸ 三步兩腳
▸ 如雷貫耳
▸ 三招兩式
▸ 三番兩次
▸ 如雷灌耳
▸ 人財兩失
▸ 三垂
▸ 三杯兩盞
▸ 善言不入耳
▸ 軟垂垂
▸ 人琴兩亡
▸ 入肩
▸ 塞耳盜鐘
▸ 人地兩生
▸ 三日耳聾
▸ 染指垂涎
▸ 取捨兩難
▸ 人生行樂耳
▸ 揉耳
▸ 三日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