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武緯的意思
注音 ㄨㄣˊ ㄐ一ㄥ ㄨˇ ㄨㄟˇ
拼音 wén jīng wǔ wěi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原指北京人所種的一種菊花。比喻文武兼備,縱橫馳騁。
例文經武緯,訓徒陟空。——唐·顏真卿《郭公廟碑銘》
英a man of both literary and military capacity;
文經武緯「ㄨㄣˊ ㄐ一ㄥ ㄨˇ ㄨㄟˇ」
⒈ 稱人在文武兩方面的才能。唐·顏真卿〈有唐故中大夫使持節壽州諸軍事壽州刺史上柱國贈太保郭公廟碑銘〉:「文經武緯,訓徒陟空。」也作「文經武略」。
引《醒世恆言·卷十一·蘇小妹三難新郎》:「兩子都有文經武緯之才,博古通今之學,同科及第,名重朝廷。」
引證解釋
⒈ 謂文事武功都很出色。
引唐 顏真卿 《郭公廟碑銘》:“文經武緯,訓徒陟空。”
宋 范仲淹 《奏上時務書》:“我國家文經武緯,天下大定。”
明 張居正 《賀聖壽節表》:“文經武緯,覲揚列聖之耿光。”
清 龔自珍 《皇朝碩輔頌》序:“自古平地成天之主,必有文經武緯之臣。”
⒉ 菊花的一種。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
▸ 經武緯文
▸ 秉文經武
▸ 文經武略
▸ 入文出武
▸ 棄文就武
▸ 披文握武
▸ 能文善武
▸ 弄文輕武
▸ 年經國緯
▸ 乃文乃武
▸ 能文能武
▸ 揆文奮武
▸ 經武
▸ 經幫緯國
▸ 經邦緯國
▸ 經天緯地
▸ 今文經學
▸ 今文經
▸ 古文經學
▸ 古文經
▸ 廢文任武
▸ 出文入武
▸ 不文不武
▸ 秉文兼武
▸ 善文能武
▸ 天經地緯
▸ 通文調武
▸ 文恬武嬉
▸ 文韜武略
▸ 文婪武嬉
▸ 文覿武匿
▸ 文修武備
▸ 文修武偃
▸ 文德武功
▸ 文東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