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民的意思

注音 ㄎㄜˋ ㄇ一ㄣˊ

拼音 kè mín

基本釋義

⒈  外地寄寓的居民。

⒉  晩清下江一帶“哥老會”的別稱。

引證解釋

⒈  外地寄寓的居民。

《後漢書·馬援傳》:“詔 武威 太守,令悉還 金城 客民,歸者三千餘口,使各反舊邑。”
李賢 注:“金城 客人在 武威 者。”
《清史稿·食貨志一》:“凡客民在內地貿易,或置有產業者,與土著一律順編。”
清 夏燮 《中西紀事·五口釁端》:“其首 劉麗川 者, 粵 東寄居在 滬 之客民也。”

⒉  晚 清 下江 一帶“哥老會”的別稱。

張篁溪 《蘇報案實錄》:“推客民之始,由於 同治 三年光復 金陵 以後,當事有裁兵之議,沿 江 子弟結連遊兵號稱‘哥老會’。其會中人屢屢肇事,以名不雅馴,遂故稱為‘客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