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曲的意思

注音 ㄨㄟˇ ㄑㄨ

拼音 wěi qū

詞性 名詞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指曲調、道路、河流等曲折;委婉。

委曲婉轉。
情意委曲。

winding; tortuous;

⒉  事情的經過;底細。

引問委曲。——《資治通鑑·唐紀》
告知委曲。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⒊  屈身折節。

委曲從俗。

stoop;


英文 sinuous, devious, full details of a story, to stoop

法語 sinueux, tous les détails d'une histoire, s'abaisser

國語辭典簡編本

委曲「ㄨㄟˇ ㄑㄩ」

1.壓制自己的意志,以遷就他人或環境。

造句為了做成這筆生意,他只好委曲自己遷就對方的條件。

2.因遭受不合理的待遇而心中難受。

造句他在公司遭到同事的猜忌和排擠,心中感到非常的委曲

國語辭典修訂本

委曲「ㄨㄟˇ ㄑㄨ」

⒈  委婉曲折。

《史記·卷二七·天官書》:「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待學生尋個便,到那裡替兄委曲通知,周全其事,決不有誤。」

曲折 彎曲 原委

⒉  屈身折節,意不得伸。

⒊  事情的原委。

《文選·繁欽·與魏文帝牋》:「竊惟聖體,兼愛好奇,是以因牋先白委曲。」

引證解釋

⒈  彎曲;曲折延伸。

《淮南子·精神訓》:“休息於無委曲之隅,而遊敖於無形埒之野。”
漢 應劭 《風俗通·山澤·阜》:“今 曲阜 在 魯 城中,委曲長七八里。”
唐 李端 《賦得山泉送房造》詩:“委曲穿深竹,潺湲過遠灘。”
金 王特起 《絕句》之一:“山勢奔騰如逸馬,水流委曲似驚蛇。”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金溝館》:“自此入山,委曲登涉,無復裡堠,但以馬行記日耳。”

⒉  聲音抑揚不絕貌。

唐 白居易 《九日思杭州舊遊寄周判官及諸客》詩:“笙歌委曲聲延耳,金翠動搖光照身。”
唐 子蘭 《蟬》詩之一:“獨蟬初唱古槐枝,委曲悲涼斷續遲。”

⒊  形容文詞轉折而含蓄。

宋 姜夔 《白石詩話》:“雕刻傷氣,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過;拙而無委曲,是不敷衍之過。”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獨其( 蘇軾 )詩傷於快直,少委曲沉著之意。”
清 黃宗羲 《<呂勝千詩集>題辭》:“餘觀當今之作家,有喜平淡而出之率易,有喜艷麗而出之委曲。”

⒋  委婉;婉轉。

宋 陳亮 《甲辰答朱元晦書》:“欲有所言,必委曲而後敢及。”
《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陳旺 的老婆是個蠢貨,那曉得什麼委曲?不顧高低,一直的對主母説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酒狂》:“我委曲與言,浼以私意釋甥去,或可允從。”

⒌  周全;調和。

宋 葉適 《舒顏升墓誌銘》:“不幸而難從,非賢者順導委曲,而不抵突以敗,寡矣。”
《明史·楊廷和傳》:“廷和 與 東陽 委曲其間,小有劑救而已。”
《再生緣》第四九回:“委曲朝端真不錯,調停王事實稱能。”

⒍  輾轉周折。

唐 裴鉶 《傳奇·薛昭》:“昭 大驚曰:‘ 山叟 即天師,明矣!不然,何以委曲使予符曩日之事哉!’”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四:“二子( 董仲舒、劉向)漢 之大儒,惓惓愛君之心,以為人主無所畏,惟畏天,畏祖宗,故委曲推類而言之,庶有警悟。學者未可遽少之也。”
清 惲敬 《古今人表書後》:“讀之者委曲推明,尚不能得其十五。”

⒎  隱晦曲折。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春秋》之書事,時詭其實,以有避也……然則説《春秋》者,入則詭辭,隨其委曲而後得之。”
《後漢書·班彪傳》:“﹝ 司馬遷 ﹞又進 項羽、陳涉 而黜 淮南、衡山,細意委曲,條例不經。”

⒏  遷就;曲從。

《漢書·儒林傳·嚴彭祖》:“凡通經術,固當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從俗,苟求富貴乎!”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寧固窮以濟意,不委曲而累己。”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自稱不樂京局,且不能委曲時好,恐以罪去,以此惑後人。”
章炳麟 《卻還內務部所定報律議》:“而對於自身則任人陵踐,雖欲委曲遷就,勢有不能。”

⒐  邪曲不正。

晉 段灼 《上表陳五事》:“雖有椒房外戚之寵,不受其委曲之言;雖有近習愛幸之豎,不聽其姑息之辭。”
《論語·為政》“舉直錯諸枉則民服” 南朝 樑 皇侃 義疏:“枉,委曲邪佞之人也。”

⒑  殷勤周至。

《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 公孫淵 ﹞悉斬送 彌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又 權 待 舒 綜,契闊委曲,君臣上下畢歡竭情。”
前蜀 尹鶚 《秋夜月》詞:“語丁寧,情委曲,論心正切。”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一引《青泥蓮花記》曰:“瓊(聶勝瓊 )至,即棄冠櫛,損妝飾,委曲事主母,終身和悅。”

⒒  細微;瑣碎。

《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
南朝 樑 王僧孺 《與何炯書》:“直以章句小才,蟲篆末藝,含吐緗縹之上,翩蹮樽俎之側,委曲同之針縷,繁碎譬之米鹽。”
宋 葉適 《上西府書》:“而委曲細故,皆足以兆治亂之端者,又不可悉數。”
清 劉大槐 《心知》:“百世之上,百世之下,方名器數之委曲而繁多,吾未之見也,不得而知之。”

⒓  詳盡、詳細。

晉 葛洪 《抱朴子·道意》:“餘所以委曲論之者……故欲令人覺此而悟其滯迷耳。”
《新唐書·崔隱甫傳》:“帝嘗詔校外官歲考。異時必委曲參審,竟春未定。”
《金史·顯宗紀》:“自是凡啟稟刑名,帝自披閲,召都事委曲折正。”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其人絮絮言家務得失,婢媼善惡,皆委曲周至。”

⒔  指詳悉;詳述。

南朝 宋 鮑照 《代昇天行》:“備聞十帝事,委曲兩都情。”
《魏書·中山王英傳》:“﹝詔曰﹞凱旋遲近,不復委曲。”
唐 劉知幾 《史通·二體》:“《史記》者,紀以包舉大端,傳以委曲細事,表以譜列年爵,志以總括遺漏。”

⒕  事情的原委;底細。

《魏書·后妃傳·孝文幽皇后》:“然惟小黃門 蘇興壽 密陳委曲, 高祖 問其本末,敕以勿洩。”
《周書·孝義傳·李棠》:“既入 成都,蕭撝 問 迥 運中委曲, 棠 不對。”
《西遊記》第七三回:“女子道:‘師兄原不知這個委曲。那和尚乃 唐 朝差往西天取經去的。’”
郭沫若 《孤竹君之二子》:“啊,這是我說話失了檢點,我不知道有這樣的委曲。”

⒖  手札;手諭。

唐 柳宗元 《謝襄陽李夷簡尚書委曲撫問啟》:“當州員外司馬 李幼清 傳示尚書委曲,特賜記憶,過蒙存問。”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金剛經鳩異》:“昭 乃具説殺牛實奉 劉尚書 委曲,非牒也。”
《資治通鑑·唐僖宗光啟三年》:“用之 比來頻啟令公,欲因此相圖,已有委曲在 張尚書 所,宜備之!”
胡三省 注:“當時機密文書謂之委曲。”
宋 岳珂 《寶真齋書法贊·段文昌秋氣帖贊》:“‘有 華陽 訊息,可報委曲。’按:唐 世搢紳家以上達下,其制相承,名之曰委曲,蓋今之批示也。”

⒗  受到不應有的待遇或指責,心裡難過。

清 蔣士銓 《桂林霜·幽禁》:“馬大人,我的兄弟將軍説,你在衙門住得委曲,另備下一所公館,請你喬遷。”
吳運鐸 《把一切獻給黨·童年》:“我心裡覺得很委曲,難道看看鴨子浮水也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