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鐵的意思
注音 ㄙˋ 一ㄤˇ ㄏㄨㄚˋ ㄙㄢ ㄊ一ㄝˇ
拼音 sì yǎng huà sān tiě
基本釋義
⒈ 俗稱“磁性氧化鐵”。黑色晶體或紅黑色粉末。溶於酸,不溶於水。具強磁性。灼燒到500°c磁性消失,冷卻後磁性恢復。在空氣中灼燒變成氧化鐵。由鐵或氧化亞鐵在空氣(氧氣)中加熱或由氧化鐵在400°c時還原製得。用於醫藥、冶金等工業,可作拋光劑,在玻璃、陶瓷、油漆等工業中作著色劑,有的還可作磁帶及電信器材。
▸ 氫氧化亞鐵
▸ 氫氧化鐵
▸ 三氧化二砷
▸ 三氧化二鉻
▸ 三氧化鉻
▸ 三氧化硫
▸ 氧化鐵
▸ 氫氧化鈉
▸ 氫氧化物
▸ 氫氧化鎂
▸ 氫氧化鋁
▸ 氫氧化鈣
▸ 氫氧化鋇
▸ 氫氧化鉀
▸ 兩性氧化物
▸ 鹼性氧化物
▸ 過氧化物
▸ 過氧化鈉
▸ 過氧化氫
▸ 二氧化矽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錳
▸ 二氧化物
▸ 超氧化物
▸ 四氟化鈾
▸ 酸性氧化物
▸ 四氯化碳
▸ 五氧化二磷
▸ 五氧化二釩
▸ 氧化物
▸ 氧化鎂
▸ 氧化鋅
▸ 氧化銀
▸ 氧化還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