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足而立的意思
注音 ㄔㄨㄥˊ ㄗㄨˊ ㄦˊ ㄌ一ˋ
拼音 chóng zú ér lì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後腳緊挨著前腳,不敢邁步。形容非常恐懼。
英too scared to move;
英文 rooted to the spot (idiom); too terrified to move
重足而立「ㄔㄨㄥˊ ㄗㄨˊ ㄦˊ ㄌ一ˋ」
⒈ 雙腳併攏站立,不敢向前移動。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引《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
《野叟曝言·第四二回》:「富民重足而立,貧民揭竿而起。」
引證解釋
⒈ 迭足而立,不敢邁步。形容非常恐懼。
引漢 賈誼 《過秦論》下:“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
《北史·酷吏傳·田式》:“政尚嚴猛,吏人重足而立,無敢違法。”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 秦檜 ﹞鈐制中外,脅持薦紳,開告訐之門,興羅織之獄,士大夫重足而立。”
▸ 鼎足而立
▸ 側足而立
▸ 三足鼎立
▸ 蹺足而待
▸ 翹足而待
▸ 企足而待
▸ 牆面而立
▸ 面牆而立
▸ 而立
▸ 而立之年
▸ 鼎足而三
▸ 鼎足而居
▸ 抵足而臥
▸ 抵足而眠
▸ 塍蛇無足而飛
▸ 比肩而立
▸ 三十而立
▸ 重足屏息
▸ 重足累息
▸ 重足
▸ 重足屏氣
▸ 重足一跡
▸ 立足點
▸ 立足之地
▸ 立足
▸ 舉足輕重
▸ 不壹而足
▸ 不足輕重
▸ 不一而足
▸ 手足重繭
▸ 雙足重繭
▸ 無足重輕
▸ 無足輕重
▸ 未足輕重
▸ 重手累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