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頌善禱的意思
注音 ㄕㄢˋ ㄙㄨㄥˋ ㄕㄢˋ ㄉㄠˇ
拼音 shàn sòng shàn dǎo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善於頌揚和祈求。謂能寓規勸於頌禱之中。
善頌善禱「ㄕㄢˋ ㄙㄨㄥˋ ㄕㄢˋ ㄉㄠˇ」
⒈ 稱頌善於寓規勸於祈福之中。
引語本《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文子曰:『武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唐·孔穎達·正義:「張老因頌寓規,故為善頌;文子聞義則服,故為善禱。」
引證解釋
⒈ 善於頌揚和祈求。謂能寓規勸於頌禱之中。 《禮記·檀弓下》:“晉 獻文子 成室, 晉 大夫發焉。
引張老 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 文子 曰:‘ 武 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 九京 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孔穎達 疏:“張老 因美而譏之,故為善頌; 文子 聞過即服而拜,故為善禱也。”
《宋史·樂志十四》:“善頌善禱,三加彌尊。”
▸ 善與人同
▸ 善言
▸ 三長善月
▸ 軟善
▸ 善秀
▸ 善藥
▸ 日臻完善
▸ 善謔
▸ 善響者不於響於聲
▸ 善行無轍跡
▸ 善言不入耳
▸ 善性
▸ 善星
▸ 勸善懲惡
▸ 善學
▸ 愨善
▸ 攘善
▸ 善言暖於布帛
▸ 善心
▸ 善信
▸ 善應
▸ 勸善戒惡
▸ 善遊者溺
▸ 仁善
▸ 善有善報
▸ 勸善黜惡
▸ 善衣
▸ 勸善規過
▸ 善友
▸ 善業
▸ 勸善
▸ 善於
▸ 善誘
▸ 善以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