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軍的意思
注音 ㄅㄟˇ 一ㄤˊ ㄏㄞˇ ㄐㄨㄣ
拼音 běi yáng hǎi jūn
基本釋義
⒈ 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軍。1874年清政府籌劃海防。次年命李鴻章督辦海防,開辦水師學堂,購置外國軍艦,修築旅順和威海衛軍港。1885年設立海軍衙門。1888年制定《北洋海軍章程》,編成北洋海軍。計有大小軍艦二十五艘,官兵四千餘人。中日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覆滅。
北洋海軍「ㄅㄟˇ 一ㄤˊ ㄏㄞˇ ㄐㄨㄣ」
⒈ 清末我國海軍艦隊之一。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建立,於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完成。計有鐵甲戰艦二艘、巡洋快船七艘、砲船六艘,合計大小廿五艘,共約四萬五千餘噸,水師提督為丁汝昌。當時佔世界海軍第八位,後於甲午戰時,為日本海軍所毀,丁汝昌仰藥自殺。
▸ 北洋軍閥
▸ 華北野戰軍
▸ 海軍呢
▸ 海軍轟炸機
▸ 海軍衙門
▸ 海軍衫
▸ 海軍旗
▸ 海軍
▸ 北洋
▸ 西北野戰軍
▸ 洋海
▸ 飄洋航海
▸ 飄洋過海
▸ 南北軍
▸ 孔北海
▸ 江南海北
▸ 湖北軍政府
▸ 海北
▸ 海洋生態系統
▸ 海洋公園
▸ 海洋權
▸ 海洋
▸ 海北天南
▸ 海洋潮汐
▸ 海洋生物
▸ 海洋資源
▸ 海洋島
▸ 海洋學
▸ 海洋環境
▸ 東洋大海
▸ 北太平洋暖流
▸ 北軍
▸ 北伐軍
▸ 北大西洋暖流
▸ 北大西洋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