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牛無全的意思
注音 ㄇㄨˋ ㄋ一ㄡˊ ㄨˊ ㄑㄨㄢˊ
拼音 mù niú wú quán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後因以“目牛無全”比喻技藝純熟或謀劃高明。
目牛無全「ㄇㄨˋ ㄋ一ㄡˊ ㄨˊ ㄑㄨㄢˊ」
⒈ 比喻技藝純熟高超。參見「目無全牛」條。
引《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投刃皆虛,目牛無全。」
引證解釋
⒈ 參見“目無全牛”。參見“目無全牛”。
引《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後因以“目牛無全”比喻技藝純熟或謀劃高明。 晉 孫綽 《遊天台山賦》:“害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虛,目牛無全。”
明 宋濂 《演連珠》:“蓋聞民既大安則樂世如砥,策能戡亂則目牛無全。”
▸ 目無全牛
▸ 無全牛
▸ 目牛游刃
▸ 目中無人
▸ 無全
▸ 全無心肝
▸ 全無人性
▸ 全無忌憚
▸ 全牛
▸ 氣食全牛
▸ 面目全非
▸ 目無餘子
▸ 目無下塵
▸ 目無尊長
▸ 目無王法
▸ 目無組織
▸ 目無三尺
▸ 目無法紀
▸ 目無流視
▸ 舉目無親
▸ 福無十全
▸ 四庫全書總目
▸ 無牛
▸ 無目
▸ 有目無睹
▸ 牛仔
▸ 軟弱無力
▸ 少小無猜
▸ 軟弱無能
▸ 三年不目月
▸ 如無其事
▸ 入地無門
▸ 神搖目奪
▸ 傷心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