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的意思

注音 ㄊㄨˋ ㄙˇ ㄍㄡˇ ㄆㄥ

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

詞性 形容詞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把抓住兔子的獵狗烹煮吃掉。比喻成就事業後就把有功之臣殺了,只能共患難,不能共歡樂。多指獨裁專權。

cook the hound when the hares have been run down; trusted aides are eliminated when they have outlived their usefulness,as the hounds are killed for food once all the hares are bagged;

相似詞

鳥盡弓藏 過河拆橋 得魚忘筌 卸磨殺驢

相反詞

感恩戴德 崇功報德 始終不渝


英文 lit. to boil the hound once it caught the rabbit (idiom)​, fig. to get rid of sb once he has served his purpose

德語 der Mohr hat seine Schuldigkeit getan (V, Sprichw)​

國語辭典簡編本

兔死狗烹「ㄊㄨˋ ㄙˇ ㄍㄡˇ ㄆㄥ」

兔子死了,用來捕兔的獵狗失去作用,就被煮來吃。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曾經出過力的人遭到遺棄或被殺的命運。語本《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

造句這件事情他盡心盡力的為老闆奔波,沒想到事成之後反落個兔死狗烹的下場。

國語辭典修訂本

兔死狗烹「ㄊㄨˋ ㄙˇ ㄍㄡˇ ㄆㄥ」

⒈  兔子死盡,用來捕兔的獵狗失去了作用,故而烹食之。語本比喻事成之後,出過力的人即遭到殺戮或見棄的命運。多指統治者殺戮功臣而言。明·張景也作「兔盡狗烹」。

《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狡兔死,走狗烹。」
《西遊記·第二七回》:「今日昧著惺惺使糊塗,只教我回去:這才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罷!』」
《飛丸記·第三三出》:「還有一等兔死狗烹,銜冤齎志。如漢代韓、彭,宋朝張、嶽,後來成什麼結果。」

崇功報德

引證解釋

⒈  兔子死後,獵狗被烹食。多比喻統治者殺害功臣。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 遂去,自 齊 遺 大夫種 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 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范文瀾 《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四:“所謂兔死狗烹,統治階級是慣用這個毒計來鞏固自己的權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