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的意思

注音 ㄖㄣˊ ㄕㄣ

拼音 rén shēn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人的身體;亦指人的行為、名譽等,是法律意義上的名詞。

人身傷害罪。

human body;


英文 person, personal, human body

德語 persönlich, Personal... , Körper des Menschen, Leib (S)​

法語 personne, corps humain

國語辭典簡編本

人身「ㄖㄣˊ ㄕㄣ」

人的身體。亦泛指人的生命、自由、名譽、權利等。

造句人身自由、人身攻擊

國語辭典修訂本

人身「ㄖㄣˊ ㄕㄣ」

⒈  人的身體。

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就人身論之,則如肢體之於血脈。」

⒉  當事人本身。

南朝梁·沈約〈南郊恩詔〉:「人身及家口質系,悉散還私家。」

⒊  人品才識。

《南史·卷六一·陳伯之傳》:「臨川內史王觀,僧虔之孫,人身不惡,可召為長史,以代元衝。」

⒋  佛教用語。指在輪迴中轉世投生為人。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但當兼修戒行,留心誦讀,以為來世津樑,人身難得勿虛過也。」

引證解釋

⒈  人的身體。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賓白》:“就人身論之,則如肢體之於血脈。”

⒉  佛教語。謂在輪迴中轉世投生的人。

《梵網經·菩薩戒序》:“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但當兼修戒行,留心誦讀,以為來世津樑。人身難得,勿虛過也。”
身,一本作“生”。 《南史·褚裕之傳》:“佛教自殺者不得復人身。”

⒊  指當事人本身。

南朝 樑 沉約 《南郊恩詔》:“人身及家口質繫,悉散還私家。”

⒋  指人品和才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王郎,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惡,汝何以恨乃爾?”
《梁書·陳伯之傳》:“臨川 內史 王觀,僧虔 之孫,人身不惡,便可召為長史。”

⒌  指個人的生命、行動、名譽等。

劉賓雁 《在橋梁工地上》:“但是從來無人說這種雜亂無章、盲目趕工、大量發生人身、質量事故是冒險。”

如:人身自由;人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