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恪的意思

注音 ㄙㄢ ㄎㄜˋ

拼音 sān kè

基本釋義

⒈  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孫,給以王侯名號,稱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說法有二。一說封虞、夏、商之後於陳、杞、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杜預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後,謂之恪,並二王后為三國。其禮轉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詩·陳風譜》唐孔穎達疏:“案《樂記》雲:'武王未及下車,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乃封夏后氏之後於杞,投殷之後於宋。'則陳與薊祝共為三恪,杞宋別為二王之後矣。”後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三恪「ㄙㄢ ㄎㄜˋ」

⒈  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晉·杜預·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後,謂之恪,並二王后為一國。其禮轉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詩經·陳譜》唐·孔穎達·正義:「武王未及下車,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

引證解釋

⒈  周 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孫,給以王侯名號,稱三恪,以示敬重。 周 封三朝說法有二。一說封 虞、夏、商 之後於 陳、杞、宋。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昔 虞閼父 為 周 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也,庸以元女 大姬 配 胡 公,而封諸 陳,以備三恪。”
杜預 注:“周 得天下,封 夏、殷 二王后,又封 舜 後,謂之恪,並二王后為三國。其禮轉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
一說封 黃帝、堯、舜 之後於 薊、祝、陳。《詩·陳風譜》 唐 孔穎達 疏:“案《樂記》雲:‘ 武王 未及下車,封 黃帝 之後於 薊,封帝 堯 之後於 祝,封帝 舜 之後於 陳 ;下車乃封 夏后氏 之後於 杞,投 殷 之後於 宋。’則 陳 與 薊 祝 共為三恪, 杞 宋 別為二王之後矣。”
後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 《新唐書·玄宗紀》:“﹝ 天寶 九載﹞九月辛卯,以 商、周、漢 為三恪。”
《新五代史·晉高祖紀》:“﹝ 天福 二年春正月﹞封 唐 宗室子為公,及 隋 酅公 為二王后,以 周 介公 備三恪。”
清 錢謙益 《會同館》詩之一:“會朝 青海 班三恪,莫訝胡兒説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