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的意思
注音 ㄏㄢˊ 一
拼音 hán yī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冬天禦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褲等。
例就居求寒衣。——《資治通鑑·唐紀》
英winter clothing;
英文 winter clothing
法語 vêtement d'hiver
國語辭典簡編本
寒衣「ㄏㄢˊ ㄧ」
冬日禦寒的衣服。
造句夏天將至,因此母親把寒衣都收起來了。
寒衣「ㄏㄢˊ 一」
⒈ 冬日禦寒的衣服。
引北周·庾信〈詠畫屏風〉詩二五首之一一:「寒衣須及早,將寄霍嫖姚。」
唐·樑洽〈金翦刀賦〉:「春服既裁,寒衣欲替。」
⒉ 北平風俗在十月一日祭祖時所焚的紙製衣服。
引證解釋
⒈ 禦寒的衣服。
引晉 陶潛 《擬古》詩之九:“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唐 樑洽 《金剪刀賦》:“及其春服既成,寒衣欲替。”
金 元好問 《望歸吟》:“北風吹沙雜飛雪,弓弦有聲凍欲折。寒衣昨夜 洛陽 來,腸斷空閨擣秋月。”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慰勞總會在徵募寒衣。”
⒉ 即冥衣。多用紙製作。
引明 劉侗 於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場》:“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綵也。”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綵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⒊ 指十月初一祭掃之節。
引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蘇門孫先生言行》:“凡佳辰令節,寒食、寒衣皆拜,設時食。”
⒋ 謂因衣服單薄而受寒。
引《素問·藏氣法時論》:“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