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生活中,需要一些儀式感
——蘇格拉底
失敗不要緊,緊要的是如何面對失敗?
有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正在招聘中層管理人員,他們最終要招聘的人數是6人。所有來應聘的人,不乏學歷高、經驗多的人。經過幾輪的淘汰後,剩下11個應聘者,最終勝出者就要從這當中產生。
為此,公司副總裁親自主持最後一次招聘。
面試開始時,副總裁發現一個情況,即考場上多出了一個人,成了12個人。於是,他問道:“在場的人中是不是有不是來參加面試的?”
話音一落大家互相打量著,對此不置可否。這在眾人猶疑之時,一個人不緊不慢地站起來,說:“總裁先生,我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參加一下您的面試。”這下現場炸開了鍋,眾人都開始嘲笑他,有的人甚至說:“這人一定是腦子有毛病……”
不過,總裁先生並沒有理會眾人的態度,而是直接問道:“你連考試第一關都過不了,有什麼必要來參加這次面試呢?”那位面試者說:“因為我掌握了別人沒有的財富,我自己本人即是一大財富。”眾人又是一番鬨笑。
只見這人解釋說:“我雖然只有本科學歷,中級職稱,可是我卻有著10年的工作經驗,曾在12家公司任過職……”這時,總裁插話說:“雖然你的學歷和職稱都不高,但是工作10年倒是很不錯,不過你跳槽12家公司,我十分不贊成這種行為。”
“我並沒有‘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後都倒閉了,雖然我和我的同事們也曾盡力挽救過公司,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在場有的人笑言:“你真是個倒黴蛋。”面對這些嘲諷,這位面試者並未生氣,而是禮貌地回答說:“我不認為我倒黴,相反,我覺得這不是我的失敗,而是那些公司的失敗。這些失敗積累成我自己的財富。”
總裁示意在場的人安靜,讓他繼續說下去。
面試者情詞懇切地娓娓道來:“在經歷過前面12次失敗之後,我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我知道要做好一個管理者所需要注意的很多細節,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更有經驗避免錯誤與失敗的發生!”
說完這一席話,面試者向總裁和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轉身正要出去。當他走到門口時,與一直站在門口的,拿著一個水壺倒水的老者握了握手,並說:“10年的工作經歷,12次失敗的職業生涯,讓我還練就了一種本事,那就是敏銳的洞察力,比如,這場面試的真正考官,並非臺上的副總裁先生,而是您。”
他的這番話讓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將注意力轉向了那位老者。老者顯然有些詫異,不過他很快便恢復了鎮靜,笑著說:“年輕人,你被錄取了。”
人生是一個奮鬥的過程,而成功則是這個過程的一個結果,大多數人都對這個結果趨之若鶩,一旦未能如願,便會沮喪、懊惱,以為這輩子就算完了。果然是這樣嗎?
殊不知,“想”成功和“能”成功雖只有一字之差,但相距卻甚遠。世上十之八九都是抱著“想”成功信念的人,然而走到最後,能真正登上成功殿堂的也就十之一二。如若不然,那福布斯排行榜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換言之,真正能夠問鼎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在現實世界中,像蓋茨、戴爾這樣的幸運兒畢竟是少數或者是極少數。有人也曾作過調查,在美國中小企業中,約有68%的企業在第一個5年內倒閉,19%的企業可生存6~10年,只有13%的企業壽命超過10年。從中可以看出,許多創業者都在他們的創業之路上遇到過失敗和挫折。
既然如此,你更沒有必要為挫折和失敗而著急上火,就如一位偉人所說的,錯誤和挫折會使你變得聰明起來。失敗不是人生最後的句號,挫折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成功往往青睞的是失敗過的人,從不斷失敗中走出的人,要比從成功中走出的人更容易獲得輝煌的成就。
如何面對挫折失敗:
首先,不管你承不承認,現實中能夠獲取成功的人都是極少數,至於你是否能成為其中的一員,只有天知道。因此,萬一遇上挫折,或是遭受失敗,都不要氣餒或者怨天尤人,多花點時間做自己能把握的事情——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成功的經驗。
其次,不要耽於那些所謂的成功捷徑或者祕笈,因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那些東西。唯一能令你轉敗為勝的就是,不停地奮鬥,臨危不懼,以及重振雄風的信心和勇氣。
第三,忘記你所遭受的挫折,因為在接下來的人生旅程中,還有更多的失敗等著你,如果你一直都抓住過往不放,那麼越來越多的負面壓力就會將你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