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讀書的理由
自然,喜歡這些的人,也容易被看做是具有這些品行的君子。可見,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帶給人的不僅僅是感官愉悅,更有精神上的提升作用。因此,對於一切美好的事物,應該讚美並享受它們所帶來的美好,以此來陶冶情操。
當然,美是需要分享的,一個美好的事物,兩個人分享,就變成了兩個美好。不過,美不是跟任何人都能分享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發現美的眼睛的。
曾記得友人說過,一次她與朋友乘坐地鐵,到站下車,朋友一臉不高興,詢問何故?朋友告訴她,身旁那女生完全不顧及別人感受,肆意修剪指甲,讓她總覺得有指甲飛進了自己嘴巴,所以一路乘下來非常痛苦。我這位友人倒是很驚訝,她說,我倒是一直在觀察那女孩的手指和指甲,她的手指又細又長,猶如蔥白,指甲紅潤飽滿,一看她身體就很健康,我還學會了她修指甲的技巧……
看吧,同樣是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眼裡卻呈現出不同的美醜來。所以,只有跟懂美者為伍,才能變成一個真正會享受美的人。
記得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有一天,一個秀才發現路旁有一塊泥土,奇怪的是,從土堆中散發出非常芬芳的味道。於是,他決定把這塊泥土帶回家去。一時之間,他的家竟滿室香氣。書生好奇而驚訝地問這塊土:“你是從大城市來的珍寶嗎?還是一種稀有的香料?或是價格昂貴的材料?”
“都不是,我只是一塊普通的泥土而已。”泥土淡淡地說道。
“那麼你身上濃郁的香味從哪裡來的?”書生髮問說。
“我只是曾在玫瑰園和玫瑰相處了很長的一段時期而已。”泥土解釋道。
如果將那些品行高潔的人比作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那麼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就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個人要能嚴於律己才能不被世間浮塵所汙染,也才能不斷提高自己,修養身心。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捏,與之俱黑”,就是這個道理。人在成長中有相互影響作用,而這種影響作用往往既表現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個性、情緒、興趣、能力等方面發生綜合影響。
《論語·學而》篇中有一段講交朋友的標準:“無友不如己者”。意思是說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要跟成就、品德等高於自己的人交朋友。
因此,作為一個人不僅要有發現美好的能力,還要有讚美和享受它們所帶的美好的意願。你一旦有了欣賞,別人也會欣賞你,那麼你就不會失落、寂寞。
與優秀的人交朋友
首先,要將自己變得更優秀。人與人之間之所以能互相吸引,是因為彼此身上具有對方所缺乏的品質,因此你只有將自己變得優秀,才能引起更優秀者的注意。
其次,做個有心人,能獨具慧眼,發現別人身上的可貴之處,用以激勵自己;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並把它轉化為自己的長處,使自己變得更加完美。
第三,懂得示弱,主動尋求幫助。通常情況下,越是強者,走過越多彎路,他總有很多經驗和資源,當然還有最寶貴的人脈關係,他一般都善於分享而且願意提拔後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