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和不讀書的區別,看看讀書的好處有哪些吧
有一個朋友,她的故事不是悲劇,卻又頗富有戲劇性。前不久她與26年前的初戀情人意外重逢,他們有過浪漫純真的初戀,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走到一起,然後是調動工作、各自成家,相隔千里過著不同的生活。當命運安排他們再度相遇時,如花的年月已經過去,他們已經成為歷經滄桑的中年人。他們都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又都因不肯屈就而孤獨一人。幸福之門終於向他們敞開,而中間已隔了26年的漫漫歲月。
面對造化如此的捉弄,我們所能做的也許就只剩下喟嘆和接受了。可是,生活的本來面目就是如此嗎?複雜和陰影就是生活的全部嗎?
一位大師茶餘與孩子嬉樂,信口問道:“你最喜歡什麼?”
“逃難。”孩子仰頭一笑,率然回答。
大師有些奇怪,小小的孩子為何作此回答。
“你曉得逃難是什麼嗎?”大師問孩子。
“就是爸爸、媽媽、寶姐姐……孃姨,大家坐汽車,去看大輪船。”
哦,原來如此。
於是,大師喟然感慨,孩子的天真與率直竟是如此可愛,成年人所打算、計較、爭奪的金錢,在他們看來個個都是白銀浮雕的胸章:匆匆奔走的行人,擾擾攘攘的社會,在他們看來都是無目的地在遊戲、在演戲;一切建設、一切現象,在他們看來全是大自然的裝飾與點綴。
孩子的天真足可打動所有容易被感動的人,而大師的概括總結也足以啟示更多的人。或許剝除所有“建設與現象”、“裝飾與點綴”,在大多數人看來真是一個漫長而困難的過程,但相對這種困苦,對生活至清至純至真的追求又是更具有誘惑力的。有位哲人曾經說過:“什麼是幸福?簡單就是幸福。”人應該是生活的主宰。但成年人經常發現自己其實是被生活所累的,倒是孩子們,看來是那麼的無憂無慮,成年人甚至羨慕起孩子的生活。其實,孩子之所以快樂,就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簡單的,所以他們看起來是那麼的幸福;而成年人被紛繁複雜的環境遮住了眼睛,從而有了太多的慾望,複雜讓生活也變得沉重,為生活所累自是必然的了。
孩子對於逃難的理解在大多數成年人看來是不經事的無知與孩童的幼稚。但那種祛除了苦難與憤恨的輾轉奔走卻正是逃難這種生活給孩子的最直接感受。空襲的警報、嗒嗒的槍聲,縱使流彈如梭,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孩子忘記藍天、白雲、流水、鳥鳴的樂趣。所以,生活越是坎坷難過,我們便越應該努力像那個孩子一樣,祛除所有表面的苦難與憤恨,去尋找其中最為感動的一瞬——這樣,在光怪陸離的現代社會中,既找不到歸路又找不到退路的現代人才不會迷失自己,也才不會時時有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不安全感,身陷複雜的人際中或許才不會越來越累。
泰戈爾說:錯過太陽時,你只顧哭泣,那麼你也會錯過月亮。在與生活的抗爭中,唯有簡單真實,才能品味生活的真諦。不要懼怕生活的無常,要像流浪者那樣,即便一無所有,也要輕歌曼舞闖世界,這就是生活的浪漫;不要懼怕孤獨與艱難,哪怕刀山火海,也要昂首挺胸地生活,這便是生活的強者。
因此,所謂的生活百味,其實就是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