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韌人生 ——李含冰
一個人的豪情原不可能在逼仄的斗室裡產生,一個人的銳志卻往往因為大自然的壯美而激發。
我知道一生中將會有許多坎坷和許多失敗,但我還是要迎向命運的重拳,並時刻準備著還擊。老船工說,洞庭湖的風浪打壞了一條又一條船,但漁民還是在波濤中出沒。一個人與洞庭湖較勁,是需要勇氣的,一個人與命運角力,又當如何?渾身裹創,在所難免;踣地不起,也完全可能。我聽著死一樣的寂靜和催命一樣的讀秒聲,無論怎樣衰竭,怎樣劇痛,都要撐持著站起,在命運狂風驟雨般的拳頭下尋找一線生機。正是這樣,海明威借桑地亞哥才給之口說:“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戰勝。”
洞庭湖還太小,當我航行在大海之上,我的精神更加傲岸挺拔。誠然,我們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但我眺望遼遠的海空,兀立在波濤之上,那一刻感到了永恆而不懼滄桑。
高揚的靈魂是不會向命運舉起降幡的。
現在,年輕人身上的暮氣太重了,還沒有怎樣受挫,就已鳴金收兵。真不知道,這些人的肩頭只能承受多少重負。為什麼感嘆生命短促,功業難就,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為什麼自傷身世,認為遍嚐了世間諸般苦楚,必要“勘破三春景不長”?
我們知道,一口鐘懸掛在樹上,用鈍重的簧舌去敲打它時,它響遏行雲,這樣子日久天長地敲下去,鍾必然毀壞,但它的生命已化作了銅質的歌聲。一口鐘不被敲打,日晒雨淋,風霜侵蝕,也必然鏽成一堆廢鐵。似這樣啞默無聞地壞死,何如轟轟烈烈地度過一生?
曾經,我在南嶽看僧侶做佛課,他們的樣子非常虔誠。這些人是被生活打敗的人嗎?是被命運驅逐出境的人嗎?不全是。他們中間不是沒有心灰意冷者,但受佛光(儘管這佛光已十分暗淡和微弱)的普照,這樣的夢想支撐了他們的整個人生:要求取正果,重歸極樂世界。這本就是十分執著的追求。莫非我們還不如這些避世的僧眾?
一個人一生要“死”許多回,每一回的死都如蛇的蛻皮,因為此而有新生。蟬蛻是不能相比的,它們將空殼留在枝頭,自己也就在深秋的寒風裡悽然絕響。它們抱著悲觀的態度,是徹底的失敗者。
在陽光下行走時,我想,這陽光可使每一顆心保持著青春,不枯朽,不衰竭。年齡絕不是青春惟一的標誌,只有那些充滿了理想和熱愛的心靈才真正懂得青春的意義。
一生何所求?這個答案肯定因人而異。讓我來說:我只要自己的心永遠年輕。
這正是生命難以獨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