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
[拼音]:fare
[英文]:fever
人的體溫超過正常高限的現象。一般認為,發熱對人體有益又有害。發熱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這有利於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癒。此外,發熱也是疾病的一個標誌。所以,體溫不太高,病人可以耐受時,不必應用退熱藥。但若體溫超過40℃(有時小兒在39℃左右)即可引起驚厥、昏迷。驚厥可導致呼吸停止,使人體尤其是腦組織缺氧,時間過久還可造成嚴重的後遺症。因此,對於高熱患者應及時使用退熱藥和鎮靜藥。
影響體溫的因素及體溫調節
正常人的體溫比較恆定,一般保持在36.2~37.2℃之間。但體溫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1)時間因素。一般正常人的體溫以每天下午至傍晚時最高,清晨 4時體溫最低。大多數發熱的病人也是這樣。但有少數疾病,如粟粒性結核的熱型與此相反,稱為“顛倒熱”。
(2)測試體溫的部位。肛表測得的體溫(直腸體溫)常比口表測得的體溫(口腔體溫)高0.3℃左右,口腔體溫又常比腋表測得的體溫(腋窩體溫)高0.4℃左右。 但這種差別隨著體溫的升高而變得不明顯,對高熱病人來說,這 3個部位的溫度基本一樣。
(3)試體溫的時間。一般測試的時間越短,就越不準確(偏低),特別是腋表更是如此。因此一般應檢測10分鐘。其他如運動、情緒激動、高溫環境、進食、排卵期(月經前數日)、妊娠等均可引起體溫的輕度升高。正常人的體溫也可超過37℃。有人曾檢測了1030名正常人於夏季(7月)、下午(1~6時)的體溫,發現腋窩體溫平均為36.8℃,大部分人(95%)為36~37.4℃。其中247例,即24%超過37℃。過去認為腋溫超過37℃就是發熱,這顯然是不對的。最好的方法是將某次測得的體溫與自己平時的體溫作對比,若各方面的條件都相同而此次體溫明顯增高就應考慮發熱。若不知道自己原來的體溫,則將腋窩體溫超過37.4℃定為發熱,對絕大多數病人(>95%)來說是合適的。
正常體溫是體內產熱和散熱功能維持相對平衡的結果,而產熱和散熱過程又受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平衡一旦被打破,散熱低於產熱,或產熱高於散熱時,體溫便上升而表現發熱。發熱時,面板血管擴張,出汗增加,散熱加強,而產熱減少。當體溫過低時,體內新陳代謝加快,面板血管收縮,汗孔關閉,產熱加強,而散熱減少。
發熱原因
引起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等)、細菌性傳染病(如傷寒、痢疾等)、螺旋體病(如迴歸熱)、衣原體病(如鸚鵡熱)、菌質體病(如菌質體肺炎)、立克次氏體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恙蟲病)、寄生蟲病(如瘧疾、血吸蟲病)等都能引起發熱,故很多人都把發熱看作是傳染病的特徵之一。其他如結締組織病(又稱膠原病,如紅斑狼瘡)、惡性腫瘤(如肝癌、急性白血病)、身體區域性的一些感染病灶(如膽囊炎)、內分泌功能紊亂(如類固醇增多)、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腋窩區域性血管擴張而使腋窩溫度升高)等均可引起體溫升高。各種原因引起發熱的道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主要與致熱原有關,致熱原作用於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調節失常而引起發熱。致熱原大體分兩種:一種是內源性致熱原,很多物質包括多種微生物都可通過刺激血中的白細胞而產生這種致熱原,大部分發熱由此引起。另一種是外源性致熱原,如輸入異型血液或帶致熱原的液體,甚至輸入汙染細菌的液體等都可引起明顯的發熱反應。因夏季天氣溼熱,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輸液用具染菌後極易產生致熱原,故夏季易發生輸液反應。
非致熱原引起的發熱見於機體產熱過多時(如癲癇狀態或驚厥後、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也見於散熱減少時(如患廣泛性皮炎、廣泛性瘢痕的面板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當機體大量失水時,由於迴圈血量減少,經面板散熱量降低也可引起發熱。其他如神經系統的損傷或感染、中暑、腦溢血時,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均可引起發熱。
診斷
遇到發熱的病人必須綜合各方面的資料(病史、 流行學資料、症狀和體徵、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資料)進行診斷。一般說來,短期(數日)發熱並伴有咽痛等症狀時以上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有些病史和體徵常可提供重要線索和根據,如口腔發現科普利克氏斑可診斷為麻疹。流行學資料也有一定幫助,如未患過麻疹的小兒,接觸麻疹患兒後10日左右突然發熱,則很可能是患了麻疹。實驗室檢查則有助於確診,若發熱病人血中培養出傷寒桿菌,可確診為傷寒。有時熱型也有一定幫助。發熱過程一般分為3個階段,在不同疾病中,每個階段的熱型有所不同。故可參考熱型對疾病進行鑑別診斷:
(1)熱的上升階段。分驟髮型和緩髮型。體溫在數小時內迅速上升的為驟髮型,常伴有寒戰,見於瘧疾、大葉肺炎和敗血症等。體溫在數日內逐漸上升的為緩髮型,見於傷寒和結核病等。
(2)熱的高潮階段。主要分為六種熱型:稽留熱、弛張熱、間歇熱、顛倒熱、迴歸熱和波浪熱。稽留熱:高熱,持續40℃上下,一日之間體溫差1℃,但不降至37℃以下。間歇熱:一日間體溫波動很大,有時高熱,有時降至常溫以下。又稱為消耗熱或敗血症熱。顛倒熱:上午高熱,下午退熱,或夜間高熱,白天退熱。迴歸熱:高熱持續一至數日,間歇無熱一至數日,反覆出現。波浪熱:體溫逐日升高,達到高峰後,逐漸退熱,經數日至數週又逐漸上升,如此反覆數次,每次發熱約一至數週。間日高熱對間日瘧的診斷、波浪熱對布氏桿菌病的診斷均有很大幫助。但對大多數發熱疾病來說,熱型對診斷的幫助不是很大。臨床上感到診斷困難的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長期“不明原因”的中、高熱,指發熱超過38℃、持續兩週以上者。其病因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區可能明顯不同,一般主要有感染、惡性腫瘤及結締組織病三大類,約佔總病因的80~90%。另一種是長期低熱,指口腔溫度在37.4℃以上至38℃、持續一個月以上者。其原因大致可分器質性和功能性兩類。器質性低熱主要原因是感染,如結核、區域性炎症等。其餘如結締組織病(風溼熱等)、內分泌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惡性腫瘤等亦可引起。功能性低熱常見於月經前、妊娠、夏季、感染後等,對退熱藥無反應。
治療
降溫法一般有兩種:
(1)應用退熱劑,但不宜用量過大,以免病人大量出汗而導致虛脫。另外有些疾病如結核、傷寒等,對退熱藥比較敏感,應減少用量。
(2)物理退熱,如頭部枕冰袋、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等,這些方法比較溫和,不致引起虛脫,但退熱作用較弱。為了減少高熱對腦的損害,高熱時還常給病人戴冰帽。總之,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選擇退熱方法。
參考書目
錢惠等編:《臨床症狀鑑別診斷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