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柄鬆塔牛肝

藥材名稱:牡蒿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齊頭蒿(唐《新修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土柴胡(《陸川本草》),猴掌草(《江西民間草藥》),菊葉柴胡(《廣西中草藥》),流尿蒿(《四川中藥志》),臭艾(《閩東本草》),熊掌草(《江蘇藥材志》),鵝草藥(《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腳板蒿(《湖南民間藥物資料》),胃痛靈(瑤族名)。

基源:為菊科蒿屬植物牡蒿的全草。

原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ica Thunb.

歷史:牡蒿首載《別錄》,列下品;《唐本草》:“牡蒿,齊頭蒿也,所在有之,葉似防風,細薄無光澤。”《綱目》:“齊頭蒿,三,四月生苗,其葉扁而本狹,末奓有禿岐……秋開細黃花,結實大如車前,而內子微不可見,故人以為無子也。”據上描述及附圖,並與現今商品藥材對照。古今藥用牡蒿,皆為本品。

形態:多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氣。根莖短,直徑3~8mm,常有若干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50~130cm,紫褐色,初時被微柔毛,後無毛。基生葉及莖下部葉有短柄,葉片倒卵形,長4~7cm,寬2~3cm,自葉片上端斜向基部羽狀深裂或半裂,花期凋落;莖中部葉近於無柄,葉片匙形,上端有3~5斜向基部的淺裂片,常有線形假託葉;苞片葉長橢圓形至線狀披針形,不分裂。頭狀花序多數,卵球形,直徑1.5~2.5mm近無梗,基部有線形小苞葉,於莖頂組成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較小,長卵形或寬卵形,背面無毛;雌花3~8朵,花冠狹圓錐狀,2~3齒裂,花柱伸出花冠外;兩性花5~10朵,不孕;花冠管狀,花葯線形,頂端附屬物尖,退化子房不明顯。瘦果小,倒卵形。花期8~9月,果期9~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527頁.圖6467)

生境與分佈:生於丘陵山坡疏林下或路旁灌叢中。除黑龍江、吉林、青海和新疆外,幾遍佈全中國。朝鮮、日本及東南亞各國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牡蒿適應性較強。宜在土層深層,肥沃而向陽的土地種植。用種子繁殖,在3~4月播種,按行株距50×33cm點播,深3~4cm,每畝用種量250g左右。出苗後,結合鬆土除草進行間苗,每穴留苗2~3株。4~7月追肥2~3次,用人畜糞水追施。栽後每年結合中耕除草與收穫進行追肥。一般栽後3~4年,需翻蔸另種。

採集:夏、秋季採收全草,晒乾。藥材主產於江蘇、四川。本品在上海、江蘇、四川等地均作青蒿用。

鑑別:莖圓柱形,直徑1~3mm,表面黑棕或棕色,質堅硬,折斷面呈纖維狀,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鬆的髓。殘留的葉片黃綠色至棕黑色,多破碎不全,皺縮捲曲,質脆易脫。花序黃綠色,苞片內可見長橢圓形褐色種子數枝。氣香,味微苦。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揮發油,成分有蒿醇,β-波旁老鸛草烯、玷

烯、金合歡乙酸酯、石竹烯,三環茚須芒烯(Tricyclovetivene)、β-葎草烯,ε-,δ-和γ-畢澄茄烯,α-和β-蒎烯,莰烯,檸檬烯,1,8-桉葉素,蒿酮(Artemisa ketone),α-側柏酮[1,2]。

參考文獻

[1] CA 1970;73:35543。


[2]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