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帶絛蟲病

[拼音]:huhuo

[英文]:oral-anal-genital ulcer syndrome

因感受溼熱毒氣或陰虛火炎而引起的以口、眼、外陰潰爛為主證,並見神情恍惚不安等臨床表現的疾病。與西醫的貝赫切特氏病類似。

狐惑一病,始載於漢代《金匱要略》。其後,歷代醫家對此病的病因病機及治療均有所發揮。一般認為,其病因是溼熱內蘊或陰虛內熱。臨床表現方面,強調以咽喉及前後二陰之蝕爛為主症。在治療上,多以清熱除溼解毒為主。

病因病機

此病多由感受溼熱毒邪,或溼濁鬱久化熱,或熱病後餘毒未盡,或脾虛溼熱內聚,或陰虛內熱而致。一般在早期多為實證,中晚期則多為本虛標實證。其病機不外熱邪內擾,溼熱毒氣燻蒸,內則擾亂神明,外則發為癰瘍。

辨治

此病在急性發作期,證見口舌潰瘍,發熱,脈細或滑,舌質紅絳,苔黃,屬陰虛熱毒證,治宜養陰涼血、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方用加減四妙勇安湯。證見口腔、咽喉、外陰潰爛成瘡,黃水淋漓,灼熱而癢,口苦而黏,腹滿脅脹,目赤,尿黃,便溏,舌紅苔膩,脈滑數者,屬肝脾溼熱證,治宜清熱利溼解毒,方用龍膽瀉肝湯合瀉黃散加減。慢性反覆發作,口舌生瘡,外陰潰瘍,畏寒,手足厥冷,食慾不振,下肢浮腫,舌暗或有瘀斑,脈細澀者,屬寒凝血瘀證,治宜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用白塞氏病方(炙附子、肉桂、半夏、黨蔘、白朮、乾薑、茯苓、三稜、莪術、當歸、赤芍、紅花、甘草)。長期反覆發作,纏綿不愈,除口、眼、生殖器、面板症狀外,伴有午後潮熱,頭暈耳鳴,視物模糊,心煩失眠等症,舌紅少苔,脈細數者,屬肝腎陰虛證,治宜養陰清熱、滋補肝腎,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某些女患者有月經提前,經血發黑,脈弦,舌苔黃者,可用疏肝活血湯(柴胡、薄荷、黃芩、枸杞子、當歸、赤芍、紅花、莪術、陳皮、甘草)。

區域性治療:

(1)口腔潰瘍。用銀花、菊花泡水漱口,外塗錫類散、冰硼散等。

(2)外陰潰瘍。用苦蔘、百部、蛇床子水煎外洗,後用黃連膏或青黛膏外塗。

鍼灸治療:常選曲池、血海、大椎、合谷、三陰交、承漿、長強等穴針刺。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從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角度對狐惑病因病機和治療進行了有益的探討。許多學者認為,導致此病的原因主要是感受溼熱、熱毒之邪;飲食不節,過食肥甘之品;素體陰虛、陽虛或久病後失於調理等。治療方面,一般主張內服藥與外治相結合,可提高療效。對於應用激素問題,有人認為,對某些病人採用中藥與短期激素治療,可獲較滿意效果;對某些嚴重的眼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炎及高燒病人,可配合激素以及時控制病情。

參考文章

狐惑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