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
[拼音]:Chen Kehui
[英文]:Chen, Ko Kuei (1898~1988)
中國藥理學家,中藥藥理研究的創始人。1898年2月26日生於上海郊區農村,1988年12月12日因腦出血合併感染在美國舊金山逝世。1916年考入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前身)留美預備班,1918年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1920年畢業。導師將他的畢業論文“桂皮油的研究”用Ko KueiChen的署名發表。後來他發表的論文都以此署名。畢業後即進入該校醫學院,兩年後獲生理學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在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理系任教。1925年又去美國,1927年獲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29年任禮來藥廠藥理研究部主任,1937年兼任印第安那大學醫學院教授。1963年從禮來藥廠退休,1968年從印地安那大學退休。
他在協和醫學院工作時,1924年從中藥麻黃分離出左旋麻黃鹼(當時僅知它有擴瞳作用)。他與導師C.F.施密特發現麻黃鹼能收縮血管,興奮心臟,使心收縮力加強,增加心輸出量,升高血壓,興奮中樞,鬆弛支氣管平滑肌,而且口服有效。此藥很快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乾草熱和其他過敏性疾患,也用於脊椎麻醉。從此他們合成一系列結構與麻黃鹼相似的化合物,發現很多新藥。這項研究是從天然產物尋找先導化合物,進行改造,開發新藥的範例。他又發現亞硝酸鈉和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可解救氰化物中毒。他研究中藥先後達30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從德國繳獲的美散痛開發成麻醉鎮痛藥,繼而又開發了丙氧芬,此藥成癮性小,曾暢銷近20年,後列為麻醉鎮痛藥。50年代前後他與同事在磺胺、麥角、維生素、雌激素、降血糖藥、抗甲狀腺藥和多種抗生素(如紅黴素、萬古黴素、環絲氨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發表過論文和綜述約 350餘篇。加入過中國藥學會、中國生理學會和中華醫學會,1948年被選為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是美國很多專業學會的會員,曾被選為國際藥理聯合會名譽主席,中國臺灣藥理學會名譽會員。多次榮獲國際學術界的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