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汙染

[拼音]:Zhongyao

[英文]:traditional Chinesedrugs,TCD

中醫傳統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藥類物質。主要來源於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製品藥。

中藥的發明與應用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然而中藥一詞則出現較晚。自西方醫學傳入中國後,為了區分兩種醫藥學始有中醫、中藥之稱。長期以來人們習慣將本草作為中藥的代名詞。本草一詞始見於《漢書·平帝紀》。五代韓保昇說:“按藥有玉石、草木、蟲獸,而直雲本草者,為諸藥中草類最多也”,故歷來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晉代葛洪《抱朴子》曾首載草藥一詞,而後《本草經集註》、《千金要方》亦有載錄,都是專指植物藥而言。自宋代以後,雖然承襲了草藥即植物藥的觀點,但也有人認為草藥是民間藥,予以貶低,而出現“草藥不可妄服”、“草藥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錯誤觀念。事實上,草藥與中藥沒有本質的不同。20世紀60年代以來,草藥在全國普遍推廣應用,發揮了巨大作用,中藥、草藥無法截然分開,因而又將中藥與草藥混稱為中草藥。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現已逐漸將本草、草藥、中草藥統稱為中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本草學已發展成為中醫學中的一門分支學科——中藥學,包括中藥藥理學、中成藥學、中藥栽培學、中藥藥材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製劑學、中藥化學等分支。中藥學主要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和各種中藥的來源、採製、效能、功效及應用等。

發展史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發現藥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醫藥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藥物的需要和認識都不斷增加。藥材由野生逐步發展到人工栽培,藥物品類也由植物藥、動物藥發展到礦物藥及人工製品藥,傳播這些知識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口耳相傳發展到文字記載。

夏商周時期已出現藥酒及湯液。西周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藥物的書籍。《山海經》中記載了120多種藥物的產地、效用和治療效能。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成書於戰國時代,載方291首,所用藥物達240餘種。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五味所入”,“氣味陰陽”,“五臟苦欲補瀉”,“五運六氣”等學說,為中藥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許多醫家不斷蒐集、整理、總結了先秦以來所蘊積的豐富藥學資料,現一般認為其主體成於西漢,東漢時期又有脩潤增補。全書3卷,序例簡要賅備地記述了四氣五味、有毒無毒、配伍法度、服藥方法、產地採集、真偽辨別、劑型劑量等。載藥365種,按功效及毒性不同三品分類,每味藥物涉及藥名、氣味、功效、主治等內容,所載藥物大多樸實有驗,至今尚為臨床所習用。《神農本草經》的問世,標誌著中藥學的初步確立,並對其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漢魏以來著名醫家在《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陸續增補了多種藥物,於東漢末年和三國之際編輯而成《名醫別錄》,書中所載藥物又超過了《神農本草經》,敘述了藥物的毒性、功用、產地、採集、加工等內容。此時期還出現了其他著名本草,如《李當之藥錄》、《吳普本草》等,從殘存文字資料中可以看到,他們較多地重視藥物形態及鑑別特徵,著重補充了生藥學的內容。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西域、南海諸國藥物大量輸入,藥學知識、用藥經驗又有新的積累。同時戰亂頻繁,使本草書籍呈現散亂缺訛狀態。樑代陶弘景於公元500年左右撰成《本草經集註》,對《神農本草經》和魏晉以來300年間中藥學的發展進行了全面整理與總結。全書7卷,載藥730味,首創藥物按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將藥物分為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類,補充了大量的藥物產地及來源形態的資料,進一步豐富了有關藥材學的內容,還總結了便於臨床用藥檢索的諸病通用藥。該書是繼《神農本草經》之後,中藥學的又一次整理提高,確立了中藥學的基本格局與方向,為此後一系列本草著作所承襲。惜此書流傳至北宋初年漸佚,其主要內容在《證類本草》、《本草綱目》中被保留下來。

唐代文化昌盛、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藥學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藥典性本草的編修工作,於顯慶四年(659)在《本草經集註》基礎上,由蘇敬、李勣等人集體撰寫成《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全書載藥850種,按自然屬性分類編寫,不僅增加了120種新藥,更重要的是政府通令全國各地,普查選送地道藥材,根據實物標本描繪藥材形態,增加了藥物圖譜,並附以文字說明和圖經,進一步完善了本草學的規模、格局。此書有較高的科學性,為世所矚目。以後,陳藏器的《本草拾遺》對《新修本草》進行了首次增補和辨誤。

宋代印刷術的發明,為本草書籍的整理編纂創造了條件。北宋開寶六至七年(973~974)以《新修本草》為藍本,先後由國家組織撰修《開寶詳定本草》和《開寶重定本草》,用雕版印刷,結束了手抄本草的局面。嘉祐二至五年(1057~1060)又出現了第三部官修本草,即《嘉祐補註神農本草》,載藥1 082種,校修恰當,採摭廣泛,對儲存本草學資料很有貢獻。受《唐本草》圖經與本草並行的影響,嘉祐六年(1061)由蘇頌彙集全國藥物普查及外來進口藥樣品,輯成《本草圖經》,彌補了《新修本草》藥圖散失的空缺,與《嘉祐本草》互為補益。宋代本草的代表作當為唐慎微編著的《證類本草》。全書收集大量古今驗方,載藥1 748種,附方3 000餘首,方例是藥物功能的直接驗證,每藥繪有圖譜。這種方藥兼收、圖文並重的編寫體例,較前代本草又進了一步,被視為藥籍中承前啟後的傳世之作。

金元時期,張元素著《醫學啟源》,介紹臟腑諸病用藥心法,發展了臟腑辨證用藥理論,根據《內經》氣味陰陽學說,完善了中藥升降浮沉理論。他在藥物專書《珍珠囊》中倡導中藥歸經學說,內容包括辨藥之氣味、陰陽、厚薄、升降、浮沉、補瀉、六氣、十二經及隨證用藥之法,開創了後世以討論藥性為主要內容的本草體例。其後如李東垣的《用藥法象》、王好古的《湯液本草》,都是探討藥性、注重臨床的本草著作。

到明代,由於沿用已久的《證類本草》已不符合時代要求,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證類本草》的基礎上,參閱800多部醫藥書籍,邊採集調查,邊臨床實踐,歷時27年,於萬曆六年(1578)寫成200多萬字的中藥學鉅著《本草綱目》。全書52卷,載藥1 892種,改繪藥圖1 160幅,附方11 096首,內容豐富、取材廣泛、考訂詳明、標綱立目、分類先進、體例嚴謹,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整合之作,並傳名於世。

清代在《本草綱目》影響下研究本草之風盛行。第一類是補充《本草綱目》的不足,如醫家趙學敏於乾隆三十年(1765)編著的《本草綱目拾遺》,新增藥物多達716種,極大地豐富了本草學的內容。第二類是切合臨床實用,由博返約,對《本草綱目》進行精要整理節編的著作,如汪昂《本草備要》、吳儀洛《本草從新》等。第三類是在考據之風影響下,對《神農本草經》進行了重輯和註疏,著名的輯本有孫星衍與孫馮翼的合輯本、顧觀光輯本等;註疏代表作有鄒澍的《本經疏證》、張璐的《本經逢原》、張志聰的《本草崇源》等。

在本草學發展過程中,還有煉丹、炮製、食療、藥用植物等專題本草著作問世。如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晉代葛洪的《抱朴子》,都是中國早期煉丹術的代表作,表明中國當時在化學制藥方面已趨於領先。中國最早的炮製專著是劉宋時代雷偱的《雷公炮炙論》,而後有明末李中梓《雷公炮炙藥性賦》、明代陳嘉謨《本草蒙筌》、明代繆希雍《炮炙大法》、清代張叡《修事指南》等,都是很有影響的炮製專書。唐代孟詵編著《食療本草》,對食物治療、食物鑑定頗有發揮;陳士良《食性本草》載醫食諸方,四時調養之術;元代忽思慧《飲膳正要》交流了以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食療經驗,並記述了蒸餾制酒法;明代託名李杲(東垣)編著的《食物本草》內容豐富,首載礦泉水的應用;晉代嵇含所撰《南方草木狀》、明代李中立《本草原始》、清代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等,又都是偏於藥用植物來源、藥材鑑別,真偽考訂的專書。現存最早的地方本草有南宋王介的《履巉巖本草》,為杭州山地植物的彩色圖譜,還有明代蘭茂《滇南本草》,是記載雲南地區藥物的專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廣泛開展中藥的植物學、鑑定學、化學、藥理學及臨床醫學等多方面的研究,為確立藥物來源、鑑別藥材真偽、說明作用機理、總結治療作用都提供了科學依據。在全國普查藥源的基礎上,1961年編寫出全國和地方的《中藥志》,蒙、藏、傣等少數民族藥物也逐步進行了科學整理。衛生部於1953年首次編制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並從1963年版《中國藥典》開始將中藥、西藥分開編制出版,因而較多地收載了臨床常用中藥、中成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中藥學水平。在大量發掘民間單方、驗方基礎上編輯了《全國中草藥資料彙編》,於1975年出版。中藥材生產、加工炮製及製劑技術不斷提高,正朝著科學化、規範化、標準化方向發展。1977年《中藥大辭典》的出版,使典籍記載中藥數目多達5 767種。各種中藥工具書、眾多地方中草藥專著及有關中藥的教材、報刊、雜誌相繼出現,各種中藥科研、教學、生產機構的建立,標誌著中藥學在社會主義中國蓬勃發展。

資源和分類

中國疆域遼闊,地貌複雜,氣候多樣,形成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為多種藥材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中國中藥資源有得天獨厚的豐富蘊藏,目前全國已開發的有12 807種,經營的常用品種有600多種,品種之多、數量之大,居世界首位。由於不斷開發新資源,引種優良品種,提高採集、栽培技術,使中藥材的生產不斷髮展擴大。1996年全國中藥材年收購數243萬噸,家種藥材播種面積約580萬畝。中藥(包括藥材及中成藥)除滿足國內需要,目前已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1996年出口額4.66億美元。

中藥材的生產十分重視產地,中醫用藥講究道地藥材。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古之醫者……用藥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宋代名醫寇宗在《本草衍義》中也說:“凡用藥必須擇土地之所宜者,則藥力具,用之有據”,均強調藥材產地與療效有著密切的關係。在中藥材生產的過程中,經過長期的優選,逐步形成了許多帶有氣候、土壤特徵的優質藥材,人們習慣稱那些歷史悠久、品種優良、產量豐富、療效顯著,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中藥材為道地藥材,也稱地道藥材。中藥材的命名依據多種多樣,有以產地命名的,如川芎、川貝母、雲茯苓、遼細辛、吉林人蔘、建澤瀉、蘇薄荷、懷山藥、懷地黃、滁菊花等;有以藥物形態命名的,如七葉一枝花、烏頭、木蝴蝶、八角茴香等;有以藥物顏色命名的,如紅花、黃連、青黛、紫草、白芨、玄蔘、赭石等;有以藥物氣味命名的,如麝香、丁香、魚腥草、臭阿魏等;有以藥物味道命名的,如苦蔘、辣蓼、酸棗仁、甜杏仁、五味子等;有以藥物生長季節命名的,如夏枯草、忍冬藤、冬蟲夏草等;有以藥用部位命名的,如白茅根、葦莖、桑葉、金銀花、藏青果、枳實等;有以藥物功效命名的,如益母草、澤瀉、防風、決明子、透骨草、骨碎補、千年健等;有以國外進口或譯音命名的,如西紅花、番木鱉、暹羅角及訶黎勒、曼陀羅等。中藥分類又有多種方法,常用的是藥物自然屬性分類法和藥物功效分類法,還有按藥性、按作用於臟腑經絡的部位、按藥用部位、按化學成分、按藥名首字筆劃的分類法等。方劑和中成藥多按功效或按主治臨床各科疾病分類,還有按劑型、按給藥途徑分類等。

採集和加工

中藥的採收是中藥材生產加工的重要環節,歷代醫藥學家都十分強調適時採收。如《神農本草經》雲:“採造時月,生熟……並各有法。”《千金翼方》謂:“夫藥採取,不知時節,不以陰乾暴幹,雖有藥名,終無藥實……與朽木不殊。”由於藥物在其生長髮育的不同階段,成分及含量亦不盡相同,藥物的療效與毒副作用也各異。如人蔘中的皁甙以8月份含量最高,麻黃中生物鹼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時蘆丁含量最高,照山白在3月份採集枝葉其有效成分總黃酮含量可以達到2.75%,而有毒成分梫木毒素為0.03%,到8月份則總黃酮含量降到1.72%,而梫木毒素上升到0.60%。因此適時採收,對保證藥效、降低毒副作用都非常重要。一般全草類藥材多在枝葉茂盛、花朵初開時採集,如益母草、豨薟草、紫蘇等;葉類藥材通常在花蕾將放或盛開時採收,如荷葉、大青葉、枇杷葉等;花類藥材一般在花正開放時採收,如菊花、旋復花等,有些花則要求在含苞待放時採摘花蕾,如金銀花、槐花、厚朴花等;果實種子類藥材大多在成熟時採摘,如瓜蔞、馬兜鈴、檳榔及蓮子、沙苑子、菟絲子等;根及根莖類藥材以秋末或春初,即二、八月採收為佳,如天麻、蒼朮、玉竹等;樹皮類藥材多在春夏之間採剝為好,如黃柏、秦皮、杜仲等;根皮類藥材以春秋採剝為好,如地骨皮、桑白皮、椿根皮等。動物藥根據生長活動季節捕捉採集,如鹿茸應選擇3~6年健壯的梅花鹿,於清明節後45~50天之間鋸頭茬茸,有兩叉者稱二槓的鹿茸質量最好;石決明、牡蠣、蛤殼、瓦楞子等貝殼類藥材多在夏秋季捕採,此時生長旺盛、鈣質充足,藥效最佳;蟾酥應在春秋兩季採收,此時容易捕捉,腺液充足,質量最佳;蠍子、蜈蚣、土鱉蟲、蟋蟀、斑蝥等蟲類藥材,大多在夏秋季節生長旺盛時捕捉;桑螵蛸、露蜂房多在秋季卵鞘、蜂巢形成後採集;蛇蛻為黑眉錦蛇、錦蛇、烏梢蛇等多種蛇類蛻下的皮膜,因其反覆蛻皮,故全年均可採收,惟3、4月份最多。礦物類藥材全年皆可採收,不拘時間,擇優選採即可。

藥材採收後,需經炮製方可使用。炮製方法主要包括淨選加工,飲片切制、炒炙、煅、烘、焙、煨、蒸、煮、、複製、發酵、發芽、制霜、提淨、水飛、乾餾等。炮製後的藥材可直接供藥房調劑及藥廠製劑使用,有片、段、絲、塊等不同形狀,習稱飲片。炮製後的藥材,需根據其性質分別採取晒乾、陰乾、烘乾、石灰乾燥等方法使之乾燥,以利儲存。有的還需採取低溫、避光密封、對抗及化學藥薰等儲存方法,以防止黴變、揮發、潮解、融化、走油及蟲蛀而失效。還要注意保管好砒霜、水銀、蟾酥、斑蝥等劇毒藥品。藥材在使用前須經過鑑定,區別真偽優劣,以確保用藥的安全有效。

中藥在應用之前,還要根據預防、醫療、保健的需要,在中醫藥基本理論指導下,按處方選定藥物,製成一定的劑型服用,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減少毒副作用。中藥的傳統劑型,自商代伊尹制湯液始,已有40多種,如湯、飲、酒、露、丸、散、膏、丹、茶、曲、錠、霜、條(藥捻)、線(藥線)劑等。採用現代科學制劑技術,又研製出浸膏、濃縮丸、沖劑、口服液劑、膠囊、微膠囊、滴丸、片劑、針劑等多種新劑型。中成藥是指各種劑型中藥中的成品藥,是按規定的處方(包括法定處方、協定處方、醫生處方、傳統方、經驗方、新研製方)和方法,將原料藥加工成一定的劑型,標出劑量和服法、功效及適應症,方便患者服用、攜帶的藥物。

理論和應用

中藥的應用歷史源遠流長,至今長盛不衰,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至今仍在中國人民的醫療保健中佔有重要地位。中藥理論及實踐經驗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點,它不僅是中國醫藥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大多來源於天然藥,毒副作用小,且一味藥物多種成分,廣泛治療多種疾病。中藥又多采取複方的形式應用,通過合理的配伍組方,既可適應複雜病情,又能提高藥效,降低毒副作用。

中藥的應用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及應用形式,它是以中醫學理論為基礎,以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產生的治療效果為依據,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中藥的治療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復臟腑經絡的正常生理功能,糾正陰陽氣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現象。中藥之所以能治病,是由其自身的特性(藥性)所確定。中藥的藥性主要有四氣(寒熱溫涼)五味(酸苦甘辛鹹)及升降浮沉、歸經、毒性等。

一般寒涼藥多有涼散風熱、清熱洩火、涼血解毒、清熱通便、利尿通淋、清化熱痰、清心開竅、涼肝熄風等作用;溫熱藥多有發散風寒、溫中散寒、溫肺化飲、暖肝散寒、補火助陽、回陽救逆等作用。辛味藥多有發散解表、行氣活血的作用,甘味藥多有滋養補虛、和中、調和藥性、緩急止痛的作用,苦味藥多有清熱洩火、洩降逆氣、通洩大便、燥溼、堅陰等作用,鹹味藥多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酸味藥多有收斂固澀等作用。升浮藥作用趨向上行向外,多有昇陽舉陷、解表透疹、湧吐、開竅等作用;沉降藥作用趨向下行向裡,多有瀉下清熱、利水滲溼、重鎮安神、潛陽熄風、消積導滯、止嘔平喘等作用。歸經是中藥對一定的臟腑經絡病變起著主要或特殊的治療作用。毒性是毒副作用大小及作用和緩或劇烈的標誌。由於同歸一經的藥物有寒熱溫涼不同屬性,又有酸苦甘辛鹹五味不同的區分,還有升降沉浮的不同趨向及毒副作用大小的不同特點,因而有不同的治療作用。藥性的不同組合是構成藥物作用千差萬別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須將藥物的各種藥性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分析,才能準確地掌握藥效,從而有針對性地選擇使用藥物。

為了安全有效地應用中藥,還必須掌握中藥的配伍、禁忌、劑量、服法以及調劑等基本知識。配伍是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藥性的不同特點,有選擇地將一種以上藥物合在一起使用。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飲食禁忌和證候禁忌。劑量指臨床用藥的份量,包括單味藥及中成藥成人一日量,也包括方劑中每味藥物之間的比例用量。劑量的大小根據藥物的性質、劑型、配伍、患者年齡、體質、病情及季節變化等多種因素確定。

研究內容和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中藥事業蓬勃發展,在擴大藥源、提高質量產量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藥材的生產在普查藥源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南藥北種、北藥南移、變野生為家種家養、引種馴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使中藥材年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基本保證了藥材的穩定供應。例如,天麻引種成功,改變了“天生之麻”的野生狀態;人蔘、三七、木香、黃連、附子、砂仁、澤瀉、延胡索、山茱萸、枸杞子、地黃、當歸、大黃、薄荷等地區藥材引種成功,鹿茸由野生取茸到家養家放取茸,麝香、熊膽、牛黃、淡水養珠的人工培育,土鱉蟲、蠍子、蜈蚣、蛤蚧、白花蛇、穿山甲、海馬等的人工養殖,均使產量大大提高。越南的玉桂,印尼、泰國的白豆蔻,美國的花旗參(西洋參)、西班牙的西紅花等多種進口藥材在中國引種都獲得成功;通過多次普查,還發現了過去認為中國不產的兒茶樹、訶子樹、龍血樹、胡黃連、蓽茇、馬錢子、安息香等;人工合成牛黃、麝香酮等的生產,都極大地擴充了藥源。

今後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藥材生產方面,在繼承中藥材傳統生產經驗的同時加強良種選育,如同位素照射育種、生物工程、雜交優勢等方面的研究。對引種成功的地道藥材開展栽培技術的研究,包括栽培品種的地理分佈與生態環境的關係,生態環境和人工條件對栽培品種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影響等。還要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加強對甘草、黃芩、防風、知母、柴胡、豬苓等需要量大的野生藥材及20多種進口藥材引種栽培,特別是防止種子退化的研究,加強新的資源調查及開發工作。

在炮製技術方面,以傳統方法與現代科學相結合為基礎,進一步研究炮製的機理、炮製品規格的質量標準,並逐步統一各地區同種炮製方法的輔料規格、用量及操作方法,從而制定全國統一的炮製品規格質量標準。還研究將現代化技術機械裝置和手段,如電子、紅外線自動化、太陽能應用到洗藥、切藥、炒藥、烘乾、包裝等方面,使飲片加工逐步實現機械化、自動化,以提高飲片加工生產的水平。

在中成藥生產方面已基本形成工業體系,國家批准的中藥廠有500多家。經衛生部對全國7 000多種中成藥進行整頓,使中成藥生產逐步走向正規。除生產傳統的中成藥外,繼續開發研製新產品。如冠心蘇合香丸、清開靈、消栓再造丸、複方丹蔘注射液等。今後中成藥生產的發展方向是在繼承傳統中藥製劑精華的同時,研究經方、驗方、祕方、單方,從中篩選出療效確切的中成藥及其方劑;對危害人類健康的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症、艾滋病等開展新藥研製工作;將複方研究、有效藥物篩選與理化研究、臨床研究、劑型改革等相互結合起來,注重藥物的速效、高效和長效,多生產劑量小、毒副作用小及服用、攜帶、貯藏方便的中成藥。重視生產裝置、工藝的改進更新,以及嚴格車間淨化、滅菌、包裝等技術環節,使中藥製劑工業朝著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中藥鑑定的研究工作,在充分發揮中藥來源、性狀、顯微、理化等鑑定方法作用的同時,為逐步採用薄層、高壓液相、氣相層析法、核磁共振和質譜法、電子顯微鏡和電鏡掃描、薄層掃描、細胞染色體組形、帶形排列等先進的鑑別技術和方法創造條件,使中藥鑑定方法逐步達到分子細胞水平,以確保鑑定質量。

參考書目

(唐)蘇敬等編:《新修本草》(尚志鈞輯本),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合肥,1981。

(唐)孟詵編:《食療本草》(謝海洲輯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

(宋)唐慎微編:《類證本草》(重修為《證和本草》祖本),北京圖書館儲存,北京。

(明)李時珍編:《本草綱目》(祖本藏於上海圖書館等處,張紹棠本),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57。

(清)趙學敏編:《本草綱目拾遺》(張紹棠刊本),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63。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合編:《中藥志》,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61。

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77。

凌一揆、顏正華編:《中藥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84。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0。

參考文章

再障以血虛為主時怎樣運用中藥治療內科如何運用中醫中藥防治血透併發症內科如何運用中藥治療各種合併症內科如何運用中藥防治細胞毒性藥物的副作用內科除口服中藥外,還有哪些中醫療法可用於慢性腎衰的治療內科孕婦感冒能不能服用中藥?內科用於治療失眠症的單味中藥有哪些神經與精神科怎樣用中藥人工週期療法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婦科早洩的中藥外治療法有哪些性知識哪些中藥藥膳、藥酒可以治療心律失常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