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靈芝

藥材名稱:火炭母草

名稱出處:《圖經本草》

概況

異名:火炭毛(《生草藥性備要》)、烏炭子(《植物名實圖考》),山蕎麥草(《福建民間草藥》),鵲糖酶、紅梅子葉(廣東)。

基源:為蓼科蓼屬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

原植物:火炭母草Polygonum chinense L.(P.sinense L.),又名黃鱔藤、暈藥(《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歷史:宋《圖經本草》始收載,但列入《本經》外草類,雲:“火炭母草,生南恩州(今廣東陽江縣)原野中,味酸,無毒,去面板風熱流注,骨節癰腫疼痛,莖赤而柔似細蓼、葉端尖,近梗方,夏有白花,秋實如菽,青黑色,味甘可食,不拘時採葉,搗爛於垍器中,以鹽酒炒傅腫疼處,經宿一易。”在《植物名實圖考》一書中雲:“火炭母草,宋《圖經本草》始錄,今南安平野有之,形狀與圖極符,俗呼烏炭子,以其子,青黑如炭,小兒食之,冬春尚茂,俚醫用以洗毒。消腫。”所述乃是本種。

形態:多年生直立或攀緣草本,高達1m。莖圓柱形,略具稜溝,光滑或被疏毛或腺毛,斜臥地面或依附而生,下部質堅實,多分枝,匍伏者,節處生根,嫩枝為紫紅色。葉具柄,有翅;葉片卵狀或卵狀橢圓形,有時具2耳狀裂片,鮮綠色,常有V字形花紋,下面主脈有毛;托葉鞘膜質。頭狀花序再組成傘房狀或圓錐狀花序,花序軸密,生有腺毛;苞片卵形,無毛;花小,白色或淡紅色;花被5深裂;雄蕊8;雌蕊1,花柱3。瘦果卵形,具3稜,黑色光亮,外包宿存的肉白色幹膜質花被。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上冊500頁.1021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灌叢,溪邊潮溼地區。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日本、菲律賓、印度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晒乾。藥材產於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福建。

鑑別

性狀:根鬚狀,褐色。莖扁圓柱形,有分枝,長30~100cm,節稍膨大,下部節上有鬚根,表面淡綠色或紫褐色,無毛,有細稜;質脆,易折斷,斷面灰黃色,多中空。葉互生,多捲縮或破碎,完整者卵狀矩圓形,長5~10cm,寬2~4.5cm,先端短尖,基部截形或稍圓,全緣,上面暗綠色,兩面近無毛;托葉鞘筒狀,膜質,先端偏斜,淡黃棕色。氣微,味酸、微溼。以乾燥、無雜質者為佳。

顯微 上表皮細胞類多角形,角質層紋略呈波狀彎曲,表皮下有分泌細胞散在。下表皮細胞垂周壁彎曲,有多細胞腺毛散在,頭部扁圓形或圓形,10~17細胞,長40~48μm,直徑32~36μm柄短,2細胞;偶有1~3細胞的非腺毛;氣孔不定式;葉肉組織中有簇晶。(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圖204,205,207)

理化:取樣品粉末1g,加甲醇20ml(內含濃鹽酸1ml),在熱水浴上回流2小時,濾過,加乙醚振搖提取,再濾過,濾液濃縮,點於矽膠G0.7%CMC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為展開劑,以槲皮素為對照。展距13cm,噴以5%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254~365)nm下檢視。(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382)

化學性質

全草含蒽醌、黃酮甙[1]。根部含氨基酸,有穀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賴氨酸、亮氨酸、蛋氨酸[2]。碳水化合物有L肌醇、D-半乳糖醛酸。D-半乳糖、麥芽糖以及L-鼠李糖[2]。根部脂肪的皂化部分中含有棕櫚酸、硬脂酸、亞油酸,非皂化部分含有β-谷甾醇[2]。

葉中含有β谷甾醇、山柰酚、槲皮素、鞣花酸、(Ellagic acid)、沒食子酸、3-O甲基鞣花酸、山柰酚-7-氧-葡萄糖甙和山柰酚-3-O-葡萄糖醛酸化合物[3]。

參考文獻

[1] 福建藥物志.第1冊.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67。


[2] 中藥研究文獻摘要 1975-1979.科學出版社,1986:128。


[3] CA 1977;87:180733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