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秧竻葉

藥材名稱:瓣蕊唐鬆草

名稱出處:《河北中藥手冊》

概況

異名:馬尾黃連(內蒙古,寧夏),查存-其其格(內蒙古)。

基源:為毛茛科唐鬆草屬植物瓣蕊唐鬆草的根。

原植物:瓣蕊唐鬆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 L.(T.petaloideum L.var.latifoliolatum Kitag.)

形態:植株全體無毛。莖高20~80cm,上部分枝。基生葉數枚,有短或稍長柄,為三至四回三出或羽狀複葉;葉片長5~15cm,小葉革質,形狀變異很大,頂生小葉倒卵形,長3~12mm,寬2~15mm,先端鈍,基部圓楔形,3淺裂至3深裂,裂片全緣,脈網不明顯,小葉柄長5~7mm,葉柄長達10cm,基部有鞘。花序傘房狀,有少數或多數花;花梗長0.5~2.5cm;萼片4,白色,早落,卵形,長3~5mm;雄蕊多數,花葯狹長圓形,長0.7~1.5mm,頂端鈍,花絲上部倒披針形,比花葯寬;心皮4~13,無柄,花柱短,腹面密生柱頭組織。瘦果卵形,長4~6mm,有8條縱肋,宿存花柱長約1mm。花期6~7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27卷.545頁.圖版133)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800~3000m山坡草地。分佈於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西部、安徽、陝西、青海東部、寧夏、甘肅、四川西北部。原蘇聯西伯利亞地區、朝鮮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秋季採挖根,去淨泥雜,鮮用或晒乾。

化學性質

含唐鬆草辛敏鹼(Thalisimine)及脫氫唐鬆草辛敏鹼(Dehydro-thalisimine)[1],根含少量小櫱鹼[2]。另含Cu、Fe、Zn、Cr、Mn、Ni[3]。

參考文獻

[1] 全國中草藥彙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彙編.上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77。


[2]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科技出版社.1977:2722。


[3] 內蒙古中醫藥 1991;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