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桶參

藥材名稱:刺蒺藜

名稱出處:《本草衍義》

概況

異名:茨(《詩經》),蒺藜(《毛詩經》),白蒺藜(《藥性論》),三角刺(《中國藥用植物誌》),八角刺(《青海藥材》)。

基源:為蒺藜科蒺藜屬植物蒺藜的果實。蒺藜屬全世界約15種,中國有2種,均入藥。

原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歷史:蒺藜的果實藥用,最早見於《爾雅》。郭璞注爾雅雲:“布地蔓生細葉,子有三角刺是也。”《本經》稱蒺藜子,謂:“蒺藜子味苦,溫,主惡血,破癥結積聚,喉痺,乳難。”“久服長肌肉明目輕身”。《神農本草經集註》雲:“蒺藜多生道上而葉布地,子有刺,狀如菱而小。”其後歷代本草均有記載,即為本種植物。如《圖經本草》雲:“古方雲蒺藜子皆用有刺者,治風明目最良。”

形態:一年生草本。莖由基部分枝,平臥,淡褐色,長可達1m左右;全體被絹絲狀柔毛。雙數羽狀複葉互生,長1.5~5cm,小葉6~14,對生,矩圓形,長6~15mm,寬2~5mm,頂端銳尖或鈍,基部稍偏斜,近圓形,全緣。花小,黃色,單生於葉腋;花梗短;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10,生花盤基部,基部有鱗片狀腺體。果為5個分果瓣組成,每果瓣具長短棘刺各1對,故稱刺蒺藜;背面有短硬毛及瘤狀突起。種子無胚乳。花期5~7月,果期7~9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538頁.圖2806)

生境與分佈:多生於荒丘,田邊及田間,常為田間雜草。中國各地都有,長江以北最普遍。全球溫帶地區均有。

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 L.的果實在雲南常與蒺藜混用。其形態上的區別為:本種為多年生。花大,直徑3~5cm,分果瓣通常有2刺。

生藥

栽培:宜溫和溼潤的氣候。怕澇,要求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種植。用種子繁殖,在3月上、中旬播種。播前須將果實置碾槽中碾研,去掉果刺與果殼,然後按行株距50×40cm開淺穴點播,每穴播種子7~8粒,覆薄土,澆水。幼苗期結合鬆土除草,間苗1~2次,每穴留壯苗3~4株,且用人畜糞水追施。開花前,又用氮肥及磷、鉀肥追肥1次。

採集:秋季果實成熟時,將全株割下,晒乾,碾去硬刺。藥材主產於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川、山西、陝西等地,銷全中國,並有出口。此外,雲南、新疆、青海、吉林、遼寧、內蒙古、黑龍江、湖北、湖南等地亦產。

鑑別

性狀:本品由5個分果瓣組成,放射狀排列呈五稜狀球形,直徑0.7~1.2cm。小分果斧狀或桔瓣狀,長3~6mm,黃白色或淡黃綠色,背面弓形隆起,中部有一對強大針刺。兩側面較薄,有網狀花紋或數條斜向稜線。果皮木質,極堅硬。分果1室,靠腹面生有3~4粒種子,種子長卵圓形稍扁,有油性。味苦、辛。以飽滿堅實、背面色淡黃綠者為佳。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碾去刺,篩去刺屑。

化學性質

果含多糖[1]、8-甲基氫化茚酮-1、蒺藜醯胺[2]及原薯蕷皁甙(Protodi。scin)、奇枯巴皁甙(Kikuba)、原纖細薯蕷皁甙(Protogracillin),又含提果、新提果、吉託、新吉託、海柯、新海柯、綠蓮、魯斯考、薯蕷及3-去氧薯蕷等螺甾皁甙元及其皁甙[3]。

果實和莖葉含多種黃酮甙,其甙元分屬於山柰酚、槲皮素和異鼠李素3類[3]。

果實、種子和全草均含哈爾滿(Harman)、哈爾明(Harmine)、哈爾酚(Harmalol)、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3]。

參考文獻

[1] 藥學學報 1991;26(8):538。


[2] 藥學學報 1994;29(3):204。


[3] 中成藥 1990;1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