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鴉蔥

藥材名稱:大苞葉千斤拔

名稱出處:《貴州草藥》

概況

異名:麒麟尾、山蘿蔔(《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豆科千斤拔屬植物大苞葉千斤拔的根。千斤拔屬全世界約40種,中國約19種。

原植物:大苞葉千斤拔Flemingia bracteata(Roxb.)H.L.Li(Moghania bracteata(Roxb.)H.L.Li.),又名蚌殼草、耗子響鈴、貝殼草(《雲南藥用植物名錄》)。

形態:小灌木,高約50cm,密被褐色柔毛。葉互生,長卵圓形,長4~8cm,寬3~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全緣;葉柄短,柄上具密毛;托葉披針形,脈凸出,邊緣有毛。總狀花序,苞片貝狀扁圓形,長1.5~1.8cm,寬3~4.2cm,先端平截或圓形,微凹,內有桔紅色腺點,脈及邊緣被毛;萼片披針形;花冠玫瑰紅色。花期10~12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上冊.160頁.0303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向陽山坡。分佈於貴州、雲南。

生藥

採集:秋季採收,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藥性

性味:辛、微苦,寒。

功效:清熱利溼,健脾補虛,解毒。

主治:紅、白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