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節

藥材名稱:白硇砂

名稱出處:《唐本草》

概況

異名:狄鹽(《日華子本草》),北庭砂(《四聲本草》),氣砂(《圖經本草》),淡硇砂(《中藥志》),鹽硇砂(《中藥材手冊》)。

基源:白硇砂為氯化物類石鹽族的礦物。白硇砂正品為硇砂。

原礦物:硇砂Salammonire(Sal-Ammoniac)主含氯化銨(NH4Cl)。

歷史:白硇砂原名硇砂,始載於《唐本草》。李時珍釋其名曰:“硇砂性毒。服之使人硇亂,故曰硇砂。”蘇恭曰:“硇砂出西戎,形如牙硝,光淨者良。”蘇頌雲:“西戎來者顆塊光明,大者如拳,重三、五兩,小者如指面,入藥最緊。”李時珍雲:“硇砂亦消石之類,乃滷液所結,出於青海(指青海湖,在青海省東北部,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間),與月華相射而生,附鹽而成質,虜人採取淋煉而成。狀如鹽塊,以白淨者為良。其性至透,用黝罐盛懸火上則常幹,或加乾薑同收亦良。若近冷及得溼,即化為水或滲失也。”綜上所述,就其形態,顏色、物理性質、產狀等多方面對照來看,均與礦物硇砂(NH4Cl)相吻合。另據千金方記載:“蠍蠆叮螫,水調硇砂塗之,立愈。”現常用氨水塗的效用一致。故認為古代正品硇砂應為礦物硇砂(NH4Cl),即中藥材白硇砂。現常用人工合成品。《中國藥典1963年版》將白硇砂列為硇砂的副名。

形態:硇砂晶體一般呈柱狀、粒狀、纖維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白色或灰色。透明,玻璃光澤;半透明,乳狀光澤。硬度1.5~2,性微脆。密度1.52g/cm3。加熱昇華。易溶於水與甘油。

生境與分佈:多產於火山附近,為火山噴氣凝華產物,或火山熔岩的巖穴內。有時與煤或高碳質頁岩、石鹽伴生。

主產於甘肅、青海、新疆。

藥性

性味:鹹、苦、辛,溫。有毒。 ①《藥性論》:“酸、鹹,有大毒。” ②《唐本草》:“鹹、苦、辛,溫,有毒。” ③《日華子本草》:“辛、酸,暖。”

歸經:入肝、脾、胃經。 ①《玉楸藥解》:“入足太陰脾、手太陰肺經。” ②《本草求真》:“專入腸、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

功效:消積軟堅,破瘀散結。

主治:癥瘕痃癖,噎膈反胃,痰飲,喉痺,積痢、經閉,目翳,息肉,疣贅,疔瘡,瘰癧,癰腫,惡瘡。 ①《唐本草》:“主積聚,破結血,爛胎,止痛下氣,療咳嗽,宿冷,去惡肉,生好肌。” ②《本草拾遺》:“主婦人、丈夫羸瘦積病,血氣不調,腸鳴,食飲不消,腰腳疼冷,痃癖,痰飲,喉中結氣,反胃吐水,令人能食,肥健。” ③《日華子本草》:“補水藏,暖子宮,消冷癖瘀血,宿食不消,氣塊痃癖及血崩帶下,惡瘡息肉,食肉飽脹,夜多小便,女人血氣心疼,丈夫腰胯酸重,四肢不任。” ④《本草衍義》:“合他藥,治目中翳。” ⑤王好古:“消肉積。” ⑥《綱目》:“治噎膈,癥瘕,積痢,骨鯁,除痣黶疣贅。”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3~0.9g。外用:研末點、撒或調敷,或入膏藥中貼,或化水點塗。

使用注意:體虛無實邪積聚及孕婦忌服。 ①《藥性論》:“畏漿水。忌羊血。能腐壞人腸胃。” ②《唐本草》:“有毒,不宜多服。” ③《本草拾遺》:“有暴熱,損發。” ④《日華子本草》:“畏一切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