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鹹子
藥材名稱:馬檳榔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太極子、馬金南、紫檳榔(《群芳譜》)。
基源:為白花菜科槌果藤屬植物馬檳榔的種子。槌果藤屬全世界約250種,中國約25種。
原植物:馬檳榔Capparis masaikaiLévl.[Capparis sikkimensis Kurz.mut.char.Jacobs ssp.masaikai(Lévl.)Jacobs],又名水檳榔(《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山檳榔(雲南)、爬姆朽(傣語)。
歷史:馬檳榔始載於《綱目》,雲:“馬檳榔生滇南金齒,沅江諸夷地,蔓生,結實大如葡萄,紫色味甘,內有核,頗似大風子而殼稍薄,團長斜扁不等,核內有仁,亦甜。”按上所述似為本種。
形態:常綠藤狀灌木,幼時密被褐色毛,老枝褐色,無毛。單葉互生,具柄,長約1.5cm;葉片革質,橢圓形,長7~12cm,寬3.5~7cm,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頂端圓鈍,具突尖,表面綠色,光亮,無毛,背面有細毛,幹後褐色;側脈8~10對,羽狀。具托葉,長2~3mm,有時成短刺狀。花白色,略成傘形花序狀;萼片4,呈兩輪排列;花瓣4,呈覆瓦狀排列;雄蕊多數;具木質粗壯子房柄,長約3cm。果卵圓形或近球形,黃褐色,不開裂,頂端具短喙,外果皮皺縮,有不規則縱稜及粗短棘狀突起。種子黑褐色至暗灰褐色,為不規則的小團塊,直徑1.1~1.8cm,厚0.5~1cm。花期3~6月,果期8~12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27頁.圖1783)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密林中或小澗旁。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生藥
採集:冬季採收成熟果實,擊破硬殼,取出種子,晒乾。藥材主產雲南、廣西、貴州。
鑑別
性狀:種子不規則扁圓形,直徑1~2cm;表面棕褐色,常有黑褐色果肉殘留,種子邊緣有鳥嘴狀突出,其凹入處可見類三角形的種臍;胚乳膜質,種皮內表面及胚乳表面均可見紫棕色彎月形的種脊斑痕,胚軸長,子葉摺疊,盤旋捲曲如蝸牛狀。氣微,味微澀、腥、甜。以個大飽滿、種仁色黃白,味甜者為佳。
顯微 種子橫切面:種皮厚壁細胞3~4列,細胞類圓形或卵形,外面常有棕紅色果肉殘留。石細胞10餘列,類圓形,卵形或多角形,直徑15~45μm,壁厚5~15μm,孔溝及層紋明顯;分枝狀石細胞長163~450μm,直徑30~45μm,壁厚10~35μm,胞腔明顯。木纖維長梭狀,切向排列,單個散在或成束,長190~300μm,直徑25~40μm,壁厚10~15μm。紫棕色部分有網紋、螺紋導管,直徑7~20μm。薄壁組織層細胞8~10餘列,有1具偏光性的帶。胚乳細胞2~7列,多角形,壁增厚,內含糊粉粒及油滴。(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圖131)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性
性味:甘,寒。 ①《本草品彙精要》:“苦、甘,寒。” ②《綱目》:“實:甘,寒。核仁:苦、甘,寒。”
功效:清熱,生津,止渴。
主治:傷寒熱病,暑熱口渴,麻疹,喉痛,食滯脹滿,腫毒。 ①《本草品彙精要》:“主催生,若難產臨死者用仁細嚼,井華水送下。”“生產繁者,久服則子宮冷,自然絕矣。” ②《綱目》:“傷寒熱病,食數枚,冷水下。又治惡瘡腫毒,內食1枚,冷水下,外嚼塗之,即無所傷。” ③《廣西中藥志》:“清肺,生津止渴。治麻疹,喉痛。”
用法用量:內服:生嚼或煎湯,3~6g。外用:搗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