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椒根

藥材名稱:白頭翁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野丈人(《本經》)。

基源:為毛茛科白頭翁屬植物部分種類的根。白頭翁屬全世界約43種;中國約10種,其中6種藥用。

原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Anemone chinensis Bge.),又名毛姑朵花(東北),老公花(山東),頭痛棵(河南),羊鬍子花(陝西),大碗花、老冠花、將軍草(江蘇)為正品白頭翁。另外興安白頭翁Pulsatilla dahurica(Fisch.ex DC)Spreng.(Anemone dahurica Fisch.ex DC.),又名姑朵花(東北),白頭翁(通稱)。朝鮮白頭翁Pulsatilla cernua(Thunb.)Bercht.et Optz.(Anemone cernua Thunb.;Pulsatilla koreana Nakai ex Mori),又名姑朵花(東北),白頭翁(通稱)。細葉白頭翁Pulsatilla turczaninovii Kryl.et Serg.,又名白頭翁(內蒙古)。蒙古白頭翁Pulsatilla ambigua Yurcz.ex Pritz.,又名白頭翁、北白頭翁(《中藥志》),高山白頭翁(《新疆中草藥》)。鍾萼白頭翁Pulsatilla campanella Fish.ex Regel et Tiling,又名白頭翁(新疆),在部分地區分別以根作白頭翁應用。

歷史:白頭翁之名始載於《本經》,列為下品。自古用作治痢要藥。《傷寒論》已有“熱痢下重者白頭翁主之”的記述。《唐本草》中所述:“其葉似芍藥而大,抽一莖,莖頭一花,紫色似木槿花,實大如雞子,白毛寸許皆披下似纛頭,正似白頭翁”即系本品正品。此外,本草記述的白頭翁尚有其它多種來源,這與目前市場上白頭翁藥材來源較複雜的情況有相似之處。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50cm,全株密被白色長柔毛。主根粗壯,圓錐形,有時扭曲,外皮黃褐色。基生葉4~5,通常在開花時才生出,有長柄;葉片寬卵形,3全裂,頂生小裂片具短柄;廣倒卵形,基部楔形,3深裂,裂片頂端具2~3圓齒;側生小葉片無柄或近無柄;表面無毛,背面有長柔毛;花莖1~2,高10cm以上,花後伸長,密被長柔毛;總苞由3小苞片組成,基部癒合抱莖,小苞片常3深裂;花單一,鐘形,直徑3~4cm;萼片6,排成二輪;花瓣狀,紫色,卵狀長圓形,長3~5cm,寬1~1.5cm,外面密被長柔毛;雄蕊長約為萼片之半。聚合果直徑9~12cm,瘦果紡錘形,扁,長3.5~4mm,有長柔毛,頂端有細長的羽毛狀宿存花柱,長3.5~6cm。花期3~5月,果期5~6月。(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彩圖31)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野、山坡及田野間,喜生向陽處。分佈於華北、東北、西北、華東及湖北北部和四川。朝鮮和原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佈。

興安白頭翁與白頭翁的主要區別在於:本種植株高25~40cm。葉的邊緣有毛,葉的中裂片3全裂,葉的末回裂片寬在2mm以上;萼片藍紫色;宿存花柱長2.5~3cm,上部有貼伏的短毛。(圖見《中藥志》.第1冊.388頁.圖301-2)分佈於黑龍江及吉林東部。朝鮮、原蘇聯西伯利亞東部也有分佈。

朝鮮白頭翁與白頭翁的主要區別在於:萼片紫紅色。(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388頁.圖301-3)分佈於吉林東部,遼寧南部。朝鮮、日本、原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佈。

細葉白頭翁與白頭翁的主要區別在於:植株高15~25cm;葉為三回羽狀複葉,羽片3~4對;總苞筒長5~6mm;萼片藍色;宿存花柱長約3cm,有近開展的長柔毛。(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388頁.圖301-1)分佈於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內蒙古、河北北部、寧夏。蒙古、原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佈。

蒙古白頭翁與白頭翁的主要區別在於:植株高6~22cm;葉為二回羽狀複葉,羽片3對;花近直立;萼片紫色,長圓狀卵形,長2.2~2.8cm,頂端不向外反曲。(圖見《中國植物誌》.第28卷.64頁.圖版19∶3-5)分佈於黑龍江西部、內蒙古、甘肅北部、青海北部、新疆。蒙古和原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佈。

鍾萼白頭翁與白頭翁的主要區別在於:葉為二回羽狀複葉,羽片3對;花稍下垂;萼片紫褐色,橢圓狀卵形,長1.4~1.9cm,頂端向外彎曲。(圖見《中國植物誌》.第28卷.66頁.圖版196)生於海拔1900~2600m間的山地草坡。分佈於新疆西部。蒙古北部、原蘇聯中部地區也有分佈。

此外江西等地有用薔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的根或帶根全草,福建等地有用薔薇科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的塊根或帶根全草,四川一些地區有用毛茛科植物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和菊科植物山秋Anaphalis margaritacea(L)Benth.et Hook.f.等的根或全草,陝西寶雞等一些地區有用菊科植物祁州漏蘆Rhaponticum uniflorum(L.)DC.及毛茛科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和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Maxim.)Péi的根,雲南用菊科植物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 Cass.的根或全草作“白頭翁”用。以上種類藥材一般自產自銷。

生藥

栽培:宜溫和乾燥的環境,能耐寒、耐旱,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粘壤土為好,用種子繁殖,於3月下旬~4月上旬播種,按行距15cm開淺溝條播,將種子拌入草木灰或細土後均勻播下,覆以薄土,稍加鎮壓,蓋上稻草,澆水。出苗後揭草,結合鬆土除草進行間苗,按株距12~15cm定苗。每年夏、秋季各追肥1次。當植株現蕾時需及時摘除,以利根部發育。

採集:春、秋季採挖,除去葉及殘留的花莖和鬚根,保留根頭白絨毛,去淨泥土,晒乾。藥材主產于吉林、黑龍江、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江蘇、河南、安徽。

鑑別

性狀:根類圓柱形或圓錐形,稍扭曲,長6~20cm,直徑0.5~2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規則縱皺紋或縱溝,有支根或支根痕,皮部易脫落,露出黃色的木部,有網狀裂紋或裂隙;根頭部稍膨大,密生白色毛茸,頂端殘留鞘狀葉柄殘基;質硬而脆,斷面較平坦,皮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部淡黃色;氣微,味微苦澀。以根粗長、質堅實、外表灰黃色、頭部有白毛者為佳。

顯微 根(中部直徑約7mm)橫切面:表皮、皮層、內皮層通常已脫落。韌皮部寬廣,外側細胞棕色,壁木栓化;韌皮纖維單個散在或數個成束,直徑15~35μm,壁較厚,有的根無纖維。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射線較寬;導管呈圓多角形,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直徑25~85μm;木纖維直徑至42μm,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5549.html' target='_blank' >諫院瘢悄淨=洗值母鬧醒氤N”諳赴?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圖299)

粉末:灰黃白色,氣微,味微苦澀。 ①韌皮纖維單個散在或數個成束,大多存在於薄壁組織間,淡黃色。呈梭形,末端斜尖或鈍圓,也有較平截或微呈分枝狀,長100~390μm,直徑16~42μm,壁厚6~13μm,少數較薄,木化,有的層紋緻密,孔溝明顯。 ②非腺毛系根頭殘存的葉柄基或幼葉的毛茸,無色或棕黃色。單細胞,細長,較平直,大多碎斷,直徑13~33μm,壁厚2~14μm。木化,少數非木化,有的表面可見螺狀或雙螺狀紋理,近基部壁有的一邊甚厚而另邊較薄,也有壁極厚胞腔不明顯,末端稍膨大或拐曲。 ③導管主為具緣紋孔導管,也有網紋及螺紋導管,直徑10~72μm,導管分子長短不一,有的端壁狹尖作尾狀,穿孔板位於側壁。 ④後生皮層細胞少數,微黃色或金黃色。表面觀呈類多角形,壁非木化。 ⑤澱粉粒少數。單粒類圓形,直徑3~22μm,臍點及層紋均不明顯;復粒少數,由2~4分粒組成。(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圖27)

理化:取樣品粉末0.1g,加70%乙醇5ml,振搖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1ml,點於矽膠G板上,以氯仿~甲醇-水(7∶3∶1)下層液為展開劑,展開後,用10%硫酸液噴霧,加熱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25)

加工炮製:①切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悶潤至透,切厚片,乾燥。 ②制炭 取白頭翁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呈黑色,內呈黑褐色為度,噴灑少量涼水,滅盡火星,取出,晾過夜。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白頭翁全草含原白頭翁素(Protoanemonin)[1],根含三萜皁甙約9%。其皁甙為白頭翁皁甙I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3β,23-二羥基-Δ20(29)-羽扇豆烯-28-酸[2];白頭翁皁甙B4為3(S),23-二羥基羽扇豆-20(29)烯-28-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1→α)-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0-[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白頭翁皁甙A3為3(S),23-二羥基羽扇豆-20(29)烯-28酸的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3];白頭翁皁甙Ⅲ為3β,23-二羥基羽扇豆20(29)-烯-28酸-3-O-α-L-吡喃阿拉伯糖甙[4]。三萜酸除3β,-23-二羥基羽扇豆-20(29)-烯-28-酸(1),即23-羥基白樺酸外,尚有3-羰基-23-羥基羽扇豆-20(29)-烯-28-酸(2)[3,4]。

朝鮮白頭翁根含有3-0-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阿拉伯吡喃糖基長春藤皁甙元(Hederagenin)-28-O-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甙及3-0-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基長春藤皁甙元-28-0-2-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甙[5]。朝鮮白頭翁還含有豆甾醇、β-谷甾醇、長春藤皁甙元(Hederagenin)、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少量乙醯齊墩果酸[6],還含有長春藤皁甙元-3-0-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甙及長春藤皁甙元-3-0-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阿拉伯吡喃糖甙[5]。

參考文獻

[1] 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72:265。


[2]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1990;21(5):264。


[3] 化學學報 1990;48:501。


[4] Chin Chem Lett 1991;2(5):375。


[5] Chem Pharm Bull 1978;26(6):1666。


[6] 藥學雜誌(日) 1968;88: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