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石上蓮

藥材名稱:白木耳

名稱出處:《西陽雜俎,

概況

異名:桑鵝(清異錄。)

基源:銀耳科銀耳屬菌類銀耳的子實體

原真菌 銀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歷史:唐《酉陽雜俎》雲:“郭代公常山居…見巨木上有白木耳,大如數鬥”《綱目》引陶弘景注:“惟老桑生桑耳,有……白者”宋《清異錄》雲:“五鼎芝,北方桑生白耳,名桑鵝。貴有力者鹹嗜之,呼為五鼎芝”以上均指本品 在《本草再新》、《本草問答》、《飲片新參》等書中,均有其療效的記載

形態:子實體純白色,間或帶黃色,半透明、膠質,直徑5~10cm,由許多薄而捲曲的瓣片組成,乾燥後呈淡黃色;在子實體瓣片的上下表面,均有子實層;子實層由無數的擔子(深埋於子實體表層內,也稱為下擔子)所組成。擔子卵圓形或近球形,12~13×10μm,無色;孢子近球形,6~7.5×4~6μm,透明無色(圖見《中國藥用真菌》.50頁.圖16)

生境與分佈:生於闊葉樹的腐木上;現各地多用人工培育 分佈於山西、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生藥

栽培:銀耳是一種腐生真菌,依靠吸收腐朽的樹木的養分而生長髮育 適於溫暖溼潤環境,怕直射陽光,宜在林木稀密適度的林下培育野外多采用段木栽培,於4月初砍材備料,砍取麻櫟或州櫟等闊葉樹的樹幹,截成長1~1.2m的段木 然後將段木堆疊成井字形或三角形,用塑料薄膜或其它覆蓋物(如樹枝葉)蓋起來,以利保溫保溼,且每隔510天翻堆1次,上下進行調換。接種時,採用啄斧打眼,眼距7~10cm,行距視段木大小而定,徑粗10cm以上段木可啄眼3~4行,每個啄眼中接入一撮人工木屑菌種,再釘一顆種木塊,使其緊密。接種後,保持堆內溫度在20~25℃,溼度為85%。經過40天左右,段木上長出耳芽時,就散堆排堂,排成“人”字形。生長過程中,注意溫溼度調節,每天噴水2~3次,雨天不噴,採耳前後的第一天不能噴水。亦可應用擔孢子懸乳液接種。

採集:4~9月間採收,以5月與8月為盛產期。採時宜在早、晚或陰雨天,用竹刀將銀耳刮入竹籠中,淘淨,揀去雜質,晒乾或烘乾。藥材王產於四川、貴州。

鑑別:本品呈不規則皺縮塊片,由眾多細小屈曲的條片組成,黃白色或黃褐色,微有光澤,質硬而脆,有特殊氣味,味甘淡。以朵大、黃白色、有光澤、膠質厚者為佳。

貯藏:宜冷藏或貯藏於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化學成分可分為三大類,即多糖類、脂類和酶、蛋白質、氨基酸類。多糖類有:酸性雜多糖(多糖A、B、C、AC、BC、TP、TP-1、TF-A、TF-B、TFC、Remellan、TremellanI等)、中性雜多糖(多糖LCS)、胞壁多糖和胞外多糖[1-7] 白木耳中所含脂類中各甾醇含量分別為:麥角甾醇(Ergosterol)16.8%,麥角甾-5.7-烯-3β-醇(Ergosta-5,7-dien-3β-o1)28.5%、麥角甾-7-烯-3β-醇(Ergosta-7-en3β-ol)54.7% 在脂肪酸中各脂肪酸含量分別為十一烷酸1.32%、十:烷酸2.37%、十三烷酸1.28%、十四烷酸0.09%、十五烷酸5.43%、十六烷酸17.20%、十八烷酸3.11%、十六碳烯-[9]-酸2.37%、十八碳烯-[9]-酸38.83%、十八碳烯-[9,12]-酸27.98% 磷脂中含有磷脂醯乙醯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醯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醯甘油(Pho、phatidyglycerol)、磷脂醯絲氨酸(Phosphatidylserme)和磷脂醯肌醇(Phosphatidylinosiiiol)[8,9]酶炎有兩種:甘露糖甙酶(Mannosidase)和β-N乙醯基-D-已糖胺酶(β-N-Acciyl-D-hexosaminidase)[10] 蛋白質水解後,含近20種氨基酸,具中脯氨酸含量最高[1],12]此外有無機鹽4%~6.7%,維生素B等灰分中含S、P、Fe、Mg、Ca、K、Na等[1314]。

參考文獻

[1] 藥學通報 1982;7(4):35。


[2] 北京醫學院學報 1984;16(2):83。


[3]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字學報 1984;16(4):393。


[4] 福建醫藥雜誌 1984,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