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葉

藥材名稱:短柄菝葜

名稱出處:《貴州草藥》

概況

異名:土茯苓、金剛豆藤(《貴州草藥》)。

基源:為百合科菝葜屬植物託柄菝葜的根狀莖。

原植物:託柄菝葜Smilax discotis Warb.

形態:灌木,多少攀援。莖具疏刺或近無刺。葉長4~10(~20)cm,寬2~5(~10)cm,下面蒼白色;葉柄長3~5(~15)mm,脫落點位於近頂端,有時具卷鬚;鞘與葉柄等長或稍長。傘形花序生於葉尚稍幼嫩的小枝上;總花梗長1~4cm;花序託稍膨大,有時延長,具多枚小苞片;雌花比雄花略小,具3枚退化雄蕊。漿果熟時黑色,具粉霜。花期4~5月,果期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5卷.201頁.圖版64.4)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650~2100m的林下、灌叢中或山坡陰處。分佈於中國華北、華東、華中、東南、西南等地。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挖根莖。

藥性

性味:淡、微澀,平。

功效:清熱利溼,補虛益損,活血止血。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貴州草藥》:“治風溼:土茯苓、海金砂根各15g,龍鬚草15g,鐵筷子1g,松樹根9g,泡酒服。” ②《貴州草藥》:“治血崩:土茯苓、大夜關門、算盤子根、硃砂蓮根各15g。水煎服。”

食療:《貴州草藥》:“治癆弱乾瘦:土茯苓、餓螞蟥根各30g,閻王刺根1.5g。燉雞或燉鱉1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