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黑管菌

藥材名稱:金牛七

名稱出處:《中藥志》

概況

異名:烏頭(陝西個別地區)。

基源: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太白烏頭的乾燥塊根。

原植物:太白烏頭Aconitum taipaicum Hand.-Mazz.

形態:塊根倒卵球形或長圓柱狀倒圓錐形,長1.5~3cm。莖高35~60cm,上部被反曲並緊貼的短柔毛,上部分枝。莖中部的葉片五角形,長3.5~5.5cm,寬5~7cm,3深裂至距基部2.5~5mm處,中央深裂片寬菱形,近羽狀分裂,側深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兩面疏被短柔毛。總狀花序生莖及分枝頂端,有2~4花;軸和花梗被反曲的短柔毛;萼片藍色,上萼片外面無毛,盔形,具不明顯的爪,高約1.7cm,自基部至喙長約1.5cm,下緣稍凹,喙短;花瓣無毛,瓣片長約8mm,脣長約3.5mm,距小,長約1mm,向後彎曲;雄蕊無毛,花絲有2小齒;心皮5,子房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蓇葖長約8mm。種子三稜形,只在一面密生橫翅。花期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27卷.220~224頁.圖版45∶11;46 13)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600~3400m高山草地。分佈於陝西南部(秦嶺、河南西部)。

化學性質

含滇烏鹼、卡斯曼寧(Chasmanine)、尼奧林、塔拉胺(Talatisine)。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