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蹄蓋蕨

藥材名稱:紅毛走馬胎

名稱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紅膽(《貴州植物圖鑑》),紅毛針,毛羅傘,老虎舌(《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山豬怕、紅氈毯(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紅毛過江(《廣西中草藥》),紅毛氈(《雲南中草藥選》),乳毛紫金牛(《中藥大辭典》),紅毛紫金牛(《彩色生草藥圖譜》)。

基源:為紫金牛科紫金牛屬植物虎舌紅的全株。

原植物:虎舌紅Ardisia mamillata Hance,又名紅地氈、紅毛氈(《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常綠矮小亞灌木,高1.5~2.5cm;具匍匐狀根莖。莖幼時密被鏽色捲曲長柔毛。葉柄長5~15mm,密被棕色毛;單葉互生或簇生於莖頂端,葉片紙質,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4cm,寬3~5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波狀圓齒,且具腺點,常藏於毛被中,兩面被鏽色或紫紅色糙伏毛,毛基部隆起呈小瘤,具腺點。傘形花序單一,著生於特殊花枝的頂端,花枝長3~9cm,密被鏽色毛,近頂端具葉1~2;花兩性,5數;花萼基部連合,萼片5,披針形,被毛,有腺點;花瓣粉紅色,稀白色,卵形,頂端急尖,有腺點;花葯披針形,背部通常具腺點;子房球形,被毛。漿果狀核果球形,鮮紅色,具稀疏腺點,有毛或無。直徑約6mm。花期5~6月,果期11月至第二年2~5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219頁.圖4392)

生境與分佈:多生於海拔500~1600m的山谷,山坡密林下陰溼處。分佈於中國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越南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洗淨,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豆甾醇(Stigmasterol)和皁甙類成分、其中已鑑定的為少年紅皁甙Ⅱ,其甙元為西克拉明皁甙元A(Cyclamiretin A)。

參考文獻

中草藥 1985;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