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蒟葉

藥材名稱:苣蕒菜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野苦菜、曲麻菜(《陝甘寧青中草藥選》),苦苦菜、敗醬草(《甘肅中草藥手冊》),敗醬(《內蒙古中草藥》),小薊(《東北中草藥》),苣菜(《河北中藥手冊》),取麻菜(《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源:為菊科苦苣菜屬植物苦蕒菜的全草。

原植物:苦蕒菜Sonchus arvensis L.(Sonchus brachyotus DC.)

歷史:苣蕒菜名最早見於《植物名實圖考》:“北地極多,亦曰甜苣,長根白微紅,味回甘……其葉長數寸,鋸齒森森,中露白脈,開花正如蒲公英。”按其描述及附圖,應是本品。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莖具縱溝稜,無毛。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柄長1~2cm,葉片長橢圓形,長4~20cm,寬1~5cm,頂端鈍,基部狹成柄,柄基稍擴大,半抱莖,邊緣稀疏的缺刻或淺羽裂,裂片三角形,緣有尖齒,兩面無毛;莖中部葉與下部葉相似但無柄,基部多少耳狀,抱莖,上部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徑2~4cm,在莖枝頂組成傘房狀或單生;總苞鍾狀,長1.5~2cm,寬10~15mm,總苞片3~4層,披針形,花後常反折,外層的長3~8mm,長卵形,內層的披針形長約15mm,無毛;全為舌狀花,長約2cm,黃色。瘦果長橢圓形,長約3mm,有縱肋,微粗糙;冠毛長可達12mm,白色。花果期6~11月。(圖見《內蒙古植物誌》.第6卷.301頁.圖版118∶1-4)

生境與分佈:生於路旁、田野。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貴州和西藏。蒙古、原蘇聯遠東地區和朝鮮、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春季開花前連根拔起,洗淨,晒乾。藥材主產於河北、陝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

鑑別

性狀:根莖圓柱形,下部漸細,長3~10cm,表面淡黃棕色,上部有近環狀突起的基生葉痕,頂端有皺縮或破碎的基生葉。葉下面灰綠色,上面略深,無花或偶帶破碎的殘花。質脆易碎。以色青綠、無花、無雜質者為佳。

顯微 根莖橫切面:木栓細胞2~5列,棕黃色,壁栓化,外側1~2列通常木化;有的無木栓層,但其表皮細胞壁栓化且木化。皮層為4~10列薄壁細胞,壁多木化。韌皮部有乳管,直徑10~26μm,單個散在或多個成群,內含物淺棕色,有眾多細小的顆粒狀物和少數樹脂塊,均可被紫草試液染成紅棕色。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2~10個徑向相連或成群,有的導管可見平置的梯網紋穿孔板。髓常中空。本品薄壁細胞中多充滿大形的菊糖塊。 葉表面觀:基生葉的上、下表皮細胞呈多角形,上表皮細胞垂周壁平直,氣孔較少,下表皮細胞垂周壁彎曲,氣孔眾多,氣孔為不等式或不定式,副衛細胞3~5個。幼葉的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由2~7個細胞組成,壁極薄,有的細胞略扁,頂端1~2個細胞常膨大。(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67頁.圖66.67)

理化:取本品粉末2g,加入70%乙醇10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至盡,濾過,從濾器上加水使濾液全量的2ml,點樣於矽膠G板上,以胱氨酸、組氨酸為對照,以苯酚-水(75∶25,w/v),為展開劑,展距10cm,噴茚三酮試劑,加熱顯色。(圖見《中藥志》.第4冊.第2版.69頁.圖68)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五環三萜類化合物:α-香樹脂醇(α-Amyrin)、β-香樹脂醇、羽扇豆醇(Lupe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偽蒲公英甾醇(pseudo-Taraxasterol)[1],黃酮醇類化合物:異鼠李素(Isorhamnetin)、異鼠李素3-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pyranoside)、金聖草素(Chrysoeriol)、槲皮素7-葡萄糖甙(Quer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以及膽鹼(Choline)、酒石酸(Tartaric acid)等[2]。葉含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甙(Luteoloside)、刺槐甙(Acaciin)、醉魚草甙(Buddleoside)、東莨菪素(Scopletin)。

乳汁中含有蒲公英甾醇、偽蒲公英甾醇、萵苣苦素(Lactucopicrin)、山萵苣素(Lactucin)以及L-肌醇(L-Inositol)、甘露醇(D-Mannitol)與多量氨基酸[2]。

參考文獻

[1] Lipids 1982;17(1):60。


[2] 中藥志 第4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