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葉馬藺
藥材名稱:毛葉黃杞
名稱出處:《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概況
異名:胖母豬果樹、胖婆娘樹(《全國中草藥彙編》)。
基源:為胡桃科黃杞屬植物毛葉黃杞的莖皮及根。黃杞屬全世界約15種,中國約8種。
原植物:毛葉黃杞Engelhardtia colebrookiana Lindl.ex Wall.,又名短翅黃杞《中國樹木分類學》
形態:小喬木,高4~7m,有時達15~20m。葉常為雙數羽狀複葉,長15~25cm,葉的總柄和葉軸粗壯,密被短柔毛;小葉2~4對,稀5對,具小葉柄至近無柄;小葉片闊橢圓狀卵形或闊橢圓狀倒卵形,長7~15cm,寬3~7cm,頂端鈍圓或有時急尖,基部歪斜,全緣,上面中脈被柔毛,有散佈的腺體,側脈通常7~9對;雄性葇荑花序多條形成圓錐狀花序束2,花序束頂端有或無1條雌花序,雄花密集,有花柄,雄花通常10,花葯有毛;雌花葇荑花序生於圓錐花序束頂端或葉腋內,雌花幾乎無柄。果序俯垂,柄粗壯,長3~6cm,密被短柔毛;苞片基部有剛毛,貼生至果實近中部,裂片矩圓形,頂端鈍圓。果實密生剛毛,圓球形,直徑約4mm。花期2~3月,果期4~5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377頁.圖754)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800~1400m的山腰或山谷疏林中。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藥性
性味:澀,涼。
功效:收斂,消炎。
主治:《全國中草藥彙編》:“主治痢疾,慢性腸炎,腹瀉,脫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研粉撒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