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葉陰地蕨

藥材名稱:護心草

名稱出處:《四川中藥志》

概況

異名:附心草(《分類草藥性》)。

基源:為莎草科莎草屬植物旋鱗莎草的全草。

原植物:旋鱗莎草Cyperus michelianus(L.)Link(Scirpus michelianus L.)

歷史:始載於《分類草藥性》,曰:“附心草性熱,調經養血。”

形態:一年生草本,高2~25cm。稈密叢生,扁三稜形。葉長於或短於稈,寬1~2.5mm,平展,稀對摺。苞片3~6枚,葉狀,較花序長很多;長側枝聚傘花序呈頭狀,直徑5~15mm,具多數密集的小穗;小穗卵狀披針形,長3~4mm;鱗片螺旋狀排列,長圓狀披針形,長約2mm,淡黃白色,具3~5脈,中脈龍骨狀,頂端延伸成短尖;雄蕊常2,花葯長圓形;柱頭2,稀3,具黃色乳頭狀突起。小堅果狹長圓形,三稜狀,長為鱗片的1/3~1/2,表面包有一層白色透明疏鬆的細胞。花果期6~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1卷.161頁.圖版54:1-6)

生境與分佈:生於路旁及水邊潮溼空曠地方。分佈於黑龍江、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安徽和廣東。原蘇聯遠東、日本和中歐、北非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結果時採收。

藥性

性味:①《分類草藥性》:“性熱。” ②《四川中藥志》:“淡、辛,平。”

功效:養血調經。

主治:婦女月經痛及經行愆期。 ①《分類草藥性》:“養血調經。” ②《四川中藥志》:“行氣調經。治婦女月經痛及經行愆期,或一月2~3次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30g;或研末、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重慶草藥》:“治痛經,經期提前:護心草、水案板等份。炕幹研粉,每次12g,煮

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