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荑醬

藥材名稱:山麻桿

名稱出處:《陝西中草藥》

概況

異名:野火麻(《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大戟科山麻桿屬植物山麻桿的莖皮及葉。山麻桿屬全世界約70種,中國約6種。

原植物:山麻桿Alchornea davidi Franch

形態:灌木,高1~2m。幼枝密被茸毛,葉互生,葉柄長3~9cm;葉片寬卵形或近圓形,長7~13cm,寬9~17cm,先端短尖,基部淺心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綠色,疏生短毛,下面帶紫紅色,密被茸毛,基部常有腺體,基出脈3條。花小,單性,雌雄同株,無花瓣;雄花密生,排成長1~3cm的圓柱狀穗狀花序,萼4裂,鑷合狀,雄蕊8,花絲分離,無退化子房,雌花疏生成長達4~5cm的穗狀花序,萼4裂,外面密被短柔毛;子房3室,每室1胚珠,密被短柔毛;花柱3,線形,長7~8mm,不分裂。蒴果扁球形,寬約10mm,3裂,密被短柔毛,花柱宿存。花期6~8月,果期9~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602頁.圖2934)

生境與分佈:多生於向陽山坡、路旁的灌叢中,也有栽培於庭院供觀賞的。分佈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貴州。

生藥

採集:春、夏季採收,除去雜質,晒乾或鮮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藥性

性味:淡,平。

功效:解毒,殺蟲,止痛。

主治:瘋狗咬傷,蛇咬傷,蛔蟲,腰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研末調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陝西中草藥》:“治瘋狗咬傷:山麻桿葉6g。煎服。服後有嘔吐反應。”

食療:《陝西中草藥》:“治蛔蟲病:山麻桿3g。研粉,加入面中做饃吃。”